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1.相對于貨幣市場,不屬于資本市場特點的是( )。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長期金融市場也稱為是資本市場,其收益高但流動性差,所以選項D不對。 |
|
2.與全部投資的現金流量表相比,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的特點在于( )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選項A、B是全部投資的現金流量表的特點;與全部投資的現金流量表相比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的現金流入項目沒有變化,但現金流出項目不同,其具體內容包括項目資本金投資、借款本金償還、借款利息支付、經營成本、銷售稅金及附加、所得稅和維持運營投資等,所以選項C也不對。 |
|
3.下列屬于缺貨成本的是( )。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選項A、B、C屬于儲存成本。 |
|
4.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指標的是( )。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指標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狀況、資產質量狀況、債務風險狀況和經營增長狀況等四方面的基本指標和修正指標構成。 |
|
5.某公司目前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10000萬股,每股市價20元。假設現有2000萬元的留存收益可供分配,公司擬發放股票股利,每10股發放1股,股票面值1元,共1000萬股,若某個人股東原持有該上市公司10%股份,則該投資人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萬元。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該股東可以分得的股票股利=10000×10%×10%=100(萬股) 應納個人所得稅=100×50%×20%=10(萬元)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適用稅率20%,并由支付所得單位按照規定履行扣繳義務。另外,根據財稅【2005】107號規定,上市公司自2005年6月13日起,對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現行稅法規定計證個人所得稅。但股利的形式有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在計稅時有所不同?,F金股利按20%繳納個人所得稅,股票股利以派發紅利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利息、股息、紅利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
|
二、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6.企業預防性需求所需要的現金余額主要取決于( )。 |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選項D是投機性需求所需要現金的影響因素。 |
|
7.現金周轉是指企業從現金投入生產經營開始到最終轉化為現金為止的過程。下列會使營運資金周轉期增大的方式有( )。 |
正確答案:CD 解題思路:選項A、B會縮短營業周轉期。一般來說,存貨周轉期和應收賬款周轉期越長,應付賬款周轉期越短,營運資金數額就越大,營業周轉期就越長。相反,存貨周轉期和應收賬款周轉期越短,應付賬款周轉期越長,營運資金數額就越小,營業周轉期就越短。 |
|
8.關于財務風險,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財務風險是由于負債籌資引起的風險,負債比重越大,財務風險越大。 |
|
9.財務預算管理中,屬于總預算內容的有( )。 |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財務預算又稱為總預算,財務預算包括現金預算和預計財務報表。 |
|
10.所有者通過經營者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常見形式有( )。 |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所有者總是希望經營者盡力增加企業價值的,所以選項D不對。 |
|
三、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
11.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是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中管理層對于本企業過去經營狀況的評價分析,是對企業財務報表中所描述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解釋。(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的內容包括報告期間經營業績變動的解釋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的前瞻性信息兩部分內容,題目描述不完整。 |
|
12.采用內部轉移價格主要是為了考核、評價責任中心的業績并不強求各責任中心的轉移價格完全一致,可分別采用對不同責任中心最有利的價格為計價的依據。( )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的考點是雙重價格的應用依據。 |
|
13.按照股利的稅收差異理論,股利政策不僅與股價相關,而且由于稅賦影響,企業應采取高股利政策。(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按照股利的稅收差異理論,股利政策不僅與股價相關,而且由于稅賦影響,企業應采取低股利政策。 |
|
14.一般來講,當某種存貨品種數量比重達到70%左右時,可將其劃分為A類存貨,進行重點管理和控制。(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按照存貨ABC控制法,將存貨劃分為A、B、C三類,A類高價值庫存,品種數量約占整個庫存的10%至15%,但價值約占全部15庫存的50%至70%。 |
|
15.投資企業以其房屋直接投資入股,參與利潤分配,承擔投資風險的,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投資企業其房屋直接投資入股,參與利潤分配,承擔投資風險的,按國家相關稅收政策規定,則可免予負擔土地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
|
四、計算分析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題中特別標明的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
16.某公司2010年年末利潤分配前的股東權益項目資料如下(當年實現凈利潤840萬元): 股本-普通股(每股面值2元,200萬股) 400萬元 資本公積 160萬元 未分配利潤 840萬元 所有者權益合計11400萬元 該公司股票分配前的每股市價為42元。 要求:計算下列不相關的項目 (1)計劃按每1股送1股的方案發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的金額按面值計算。計算完成這一分配方案后的股東權益各項目的數額。 (2)若按1股換2股的比例進行股票分割,計算股東權益各項目的數額與普通股股數。 (3)假設利潤分配不改變現行市盈率,要求計算市盈率。 |
正確答案: (1)發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數=200×(1+1)=400(萬股) 發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本=400+400=800(萬元) 發放股票股利后的資本公積=160(萬元) 利潤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潤=840-400=440(萬元) (2)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數=200×2=400(萬股) 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本=1×400=400(萬元) 股票分割后的資本公積=160(萬元) 股票分割后的未分配利潤=840(萬元) (3)分配前每股收益=840/200=4.2(元/股) 市盈率=42/4.2=10(倍)。 |
|
17.資料1:某公司2005~2010年的D產品銷售量資料如下:![]() 資料2:D產品設計生產能力為4000噸,計劃生產3300噸,預計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為200元,計劃期的固定成本費用總額為123750元,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計劃成本利潤率必須達到25%。 資料3:假定本年度接到一額外訂單,訂購300噸產品,單價265元。 要求: (1)根據以上相關資料,用算術平均法預測公司2011年的銷售量; (2)根據上述相關資料,用加權平均法預測公司2011年的銷售量; (3)要求分別用移動平均法和修正的移動平均法預測公司2011年的銷售量(假設樣本期為3期); (4)若平滑指數a=0.65,要求利用指數平滑法預測公司2011年的銷售量(假設移動平均樣本期為3期); (5)根據資料2,計算該企業計劃內產品單位價格; (6)根據資料3,計算該企業是否應接受額外訂單。 |
正確答案: (1)算術平均法下,公司2011年的預測銷售量為: (3010+3070+3100+3050+3260+3310)/6=3133.33(噸) (2)加權平均法下,公司2011年預測銷售量為: 3010×0.1+3070×0.13+3100×0.15+3050×0.18+3260×0.21+3310×0.23=3160(噸) (3)移動平均法: ①移動平均法下,公司2011年預測銷售量為: Y ![]() ②修正的移動平均法: Y ![]() 2011年預測銷售量=Y ![]() ![]() ![]() =3206.67+(3206.67-3136.67)=3276.67(噸) (4)指數平滑法,公司2011年預測銷售量為: 0.65×3310+(1-0.65)×3136.67=3249.33(噸) (5)計劃內單位D產品價格 ![]() (6)追加生產300噸的單件變動成本為200元,則: 計劃外單位產品價格 ![]() 因為額外單價格高于其按變動成本計算的價格,故應接受這一額外訂單。 |
|
五、綜合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
18.某個企業上年末的資產負債表(簡表)如下:![]() 根據歷史資料考察,該企業銷售收入與流動資產、固定資產、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等項目成正比,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40000萬元,實現凈利10000萬元,支付股利6000萬元,普通股3000萬股,該企業目前沒有優先股,預計本年度銷售收入50000萬元。 要求回答以下各不相關的幾個問題: (1)假設銷售凈利率提高到27.5%,股利支付率(股利/凈利潤)。與上年相同,要求采用銷售百分比法預測本年外部融資額; (2)假設其他條件不變,預計本年度銷量凈利率與上年相同,董事會提議股利支付率提高到66%,如果可從外部融資2000萬元,你認為是否可行; (3)假設該公司一貫執行固定股利比率政策,預計本年度長期投資要增加750萬元,銷售凈利率與上年相同,預測本年外部融資額; (4)若根據(3)計算結果所需要資金有兩種籌集方式:方案1:追加借款,新增借款利息率為8%;方案2:發行普通股,股票發行價格為每股10元;假設公司的所得稅率為25%,計算發行普通股和借款方式下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以及在無差別點上各自的財務杠桿系數。(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5)若公司預計息稅前利潤在每股收益無差別點上增長20%,計算采用方案1的該公司每股收益的增長幅度。 |
正確答案: (1)敏感性資產占銷售收入百分比=(24000+6000)/40000=75% 敏感性負債占銷售收入百分比=(4300+700)/40000=12.5% 股利支付率=6000/10000=60% 外部融資額=10000×75%-10000×12.5%-50000×27.5%×(1-60%) =6250-5500=750(萬元) (2)銷售凈利率=10000/40000=25% 外部融資額=10000×75%-10000×12.5%-50000×25%×(1-66%) =6250-4250=2000(萬元) 可行。 (3)外部融資額=增加資產-增加負債-增加的留存收益=(750+10000×75%)-10000×12.5%-50000×25%×(1-60%)=8250-1250-5000=2000(萬元) (4)原有借款利息=4600×5%+4500×6%=500(萬元) 原有普通股股數=3000(萬股) 方案1:新增借款利息=2000×8%=160(萬元) 方案2:新發行的普通股數=2000/10=200(萬股) 計算發行普通股和借款方式下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EBIT-500)×(1-25%)]/(3000+200)=[(EBIT-500-160)×(1-25%)]/3000 ![]() 計算發行普通股和借款方式下在無差別點上各自的財務杠桿系數: 發行普通股的財務杠桿系數:3060/(3060-500)=1.20 借款方式下的財務杠桿系數:3060/(3060-660)=1.28 (5)每股收益的增長幅度=20%×1.28=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