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來源: admin 共1頁
初級會計實務:
2007年的綱和指定教材與2006年相比發生較大變化。 但2007年的命題仍應以“全面考核,重點突出,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為原則。客觀題應占到50%以上的分數,計算和綜合題會有一定難度,考生應特別注意掌握好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記錄,應注意各會計要素這間的聯系;在掌握好會計處理的基礎上,要能夠制財務報表;此外,考生應對今今年新增的成本核算的相關內容給予充分的關注。
初級經濟法基礎:
2007年《經濟法基礎》教材變化較大,但我們認為考試的題型、題量基本維持以往的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綜合題,只是稅法部分的分數將上升到60分至70分左右;會計法律制度、流轉稅、所得稅、支付結算法律制度四章仍是簡答題的主要方向,而綜合題應當考慮跨章節的命題思路,如稅收實體法與征管法結合、會計法律制度與支付結算法律制度結合等。《經濟法基礎》雖然內容較多,但側重的是基礎知識,只要考生復習中圍繞教材覆蓋到“面”、參考我們的輔導書把握住“點”,踏實地、有計劃地學習,相信大家能夠以辛勤的努力實現自己職業生涯中的愿望。
中級財務管理:
(一)題型與題量
題型、題量將保持穩定,題型仍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及綜合題五種;題量在50題左右。客觀題和主觀題分別占55%和45%左右,其中,計算分析題為4題左右,綜合題為2題左右。
(二)試題難度預測
由于2007年大綱與教材變動較大,新增和修改內容將成為考核重點,但難度不會太大,預計總體試題難度將與2006年相當。
(三)出題重點預測
今年出題的重點可能主要反映在以下兩個方面:
1、新增的和修改的內容;
2、財務管理重點內容,如投資、籌集、營運資金、收益分配、財務預算、財務成本控制和財務分析等重要知識點;
3、近兩年還沒有考過的比較重要的內容。
中級經濟法:
《中級經濟法》科目的考試考點分布廣、題量大,但其考試命題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考生的復習時應特別關注以下兩方面。
(一)掌握綱的重點內容。綱的重點內容必定會在試卷中得以充分的體現,分值也會較高,掌握了這些重點內容,對通知本年度的《經濟法》科目考試有著重要意義。按照各章的重要性排列,本課程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為非常重要的內容,要求考生一定要掌握的。該層次的內容共有4章,包括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五章《企業破產法律制度》、第七章《票據法律制度》、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其中,《公司法》和《合同法》以綜合題的形式考核的可能性很大,其余各章則以簡答題的形式考核。該部分內容估計分值比例約為65%。
第二層次:為次重要的內容。該層次的內容共有3章,包括第三章《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法律制度》、第四章《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制度》、第六章《證券法律制度》。其中,《合伙企業法》和《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制度》可能會出簡答題。該部分內容估計分值比例約為25%。
第三層次:為非重點章。該層次的內容共有2章,包括第一章《經濟法總論》、第九章《相關財政法律制度》。該部分內容估計分值比例約為10%。
(二)關注綱新增加和變動的內容。中級會計資格考試非常關注與國家法律建設進程的同步性,試題中考察考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試題所占的比重較大。由于本年度的綱變動幅度比較大,為體現及時更新知識的要求,可以預見,今年本課程考試將會對綱新增加和變動的內容加大考核的力度,希望考試對此應予以充分的關注。
考場好比戰場,考試就如作戰,而作戰的勝負常取決于場內=場外各項有利條件的創造和利用。我們相信,各位考生能以充足的學習時間來增強自己的實力,以正確的學習方法來完成高明的戰略部署,以正常的臨場發揮來掌控戰場的主動,那么,獲取考試的成功,就應該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輕而易舉。
中級會計實務:
(一)題型及題量
《中級會計實務》這門課程,采用的考試題型主要有單選、多選、判斷、計算分析和綜合五種題型。在五種題型中,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分數一般在45分左右,其中單選題一般在15題左右,每題1分;多選題一般在10題左右,每題2分;判斷題一般在10題左右,每題1分;主觀題(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分數一般在55分左右,每題在10分-20分,其中計算分析題一般為2題,綜合題一般為2題。從考試的題型和題量可以看出,在《中級會計實務》的考試中,死記硬背的題目較少,靈活應用的會計實務操作題較多。
(二)命題規律
縱觀前幾年《中級會計實務》科目的考試試卷,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其命題未規律;
1、題覆蓋面廣。試題覆蓋了大綱所規定的全部范圍,每章都會出題。有些在復習中看似不重要的地方,也可以會出題。因此,考生必須全面復習,不能盲目的猜題、押題。
2、試題突出重點。每門學科都有重點,考試中各章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因此,把握考試重點是應考的關鍵。根據《中級會計實務》綱和教材,預測2007年《中級會計實務》科目考試的重點章節主要有:第三章《固定資產》,第六章《金融資產》,第七章《長期股權投資》,第九章《資產減值》,第十一章《債務重組》,第十三章《收入》,第十五章《所得稅》,第十六章《會計 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第十七章《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第十九章《財務報告》等。
3、注重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和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在會計實務考試中,越來越注重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和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其目的主要是考核考考對會計法規的理解和運用。這一點主要體現在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中,這也是《中級會計實務》考試的難點。如果考生對制度法規很熟,又有一定的實務處理經驗,是能很好地應對這些題目的。
4、試題綜合性強。《中級會計實務》考試中的綜合題一般會涉及到兩章以上的內容,這類題目前后內容聯系較密切,也是考生丟分最多的。考生要想得高分就要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只有將各章知識點記得牢、用得熟,才能在考試中得心應手。
(三)命題預測
會計職稱考試的考題一般不會超出綱的范圍,考生應根據綱和教材內容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把握重點和出題點。任何考試的命題原則都是考核本課程的主要知識點,主要知識點也就是主要出題點,因此,了解課程的出題點對順利通過考試劃非常重要的。《中級會計實務》的重要出題點主要有:
1、存貨---存貨的初始計量和期末計價及會計處理;
2、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初始計量金額的確定和后續計量;
3、金融資產---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及會計處理,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4、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成本法和權益法下的會計處理;
5、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判斷和按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6、資產減值---可收回金額的確定、資產組的認定及其減值的處理;
7、債務重組---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8、收入---商品銷售收入、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計量及賬務處理;
9、所得稅---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的會計處理(暫時性差異的判斷和確定、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的確定及會計處理);
11、會計政策變更的追溯調整法(計算及會計處理);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12、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調整事項及其會計處理;非調整事項的內容;
13、財務報告---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和合并財務報表中有關抵銷分錄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