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會計職稱考試也是在我學畢業的4年之后,距離現在也是N年之久了。那時網絡不發達,還沒什么網絡輔導班,于是就報了本市的一個面授輔導班。去聽了幾次課,后來就堅持不下去了。所以我覺得“書非借不能讀也”和“書非買不能讀也”的道理不適合我,因為我花了錢報面授輔導班,結果還是無疾而終。雖然不想去了,但是心里還是很矛盾的,還是特想學習。因為畢竟有通過的壓力,主要還是面子上的壓力。好歹我也是本科畢業,總不能表現的太差勁。
于是每天都在想學習和學不進去之間矛盾著。每天老公幫我抱著書本領著我去某學的自習教室去學習。但是經常學習10分鐘之后就想和老公聊天,聊著聊著就覺得餓了,然后就跑出去吃羊肉串、牛肉串。每天就這樣以學習為借口拉著老公陪我閑逛。而每次老公譏諷我學習的時候我都會惱火,總是說:“其實我還是很想學習的。”
雖然不想學習,但是每天利用的10分鐘學習時間概也為考試奠定了些基礎。一直到考前的一個星期,我都是腦一片空白,感覺自己什么都不會。當時有點急了。后來又聽說考試延期了一個星期,當時有點興奮,覺得又有時間復習了。但是讓人惱火的是,我還是學不進去,延期的一個星期,讓我的思想上又稍微解放了下。直到離考試真的只有一個星期了,我才真的下定決心要復習了。當時我隨便到書店買了套輔導書,忘記了是哪里出版的,只記得是綠皮的。每天看過一章教材之后我會做做同步練習的客觀題,自己有哪里錯誤,然后再回去看教材。我是考試之前從來沒做過主觀題的。我個人覺得,客觀題知識點很零散,但是覆蓋面比較廣,而且很節省時間。不像主觀題的知識點都是關聯的,可能會有些局限性,就是面比較窄。我還是很擅長預測考試的重點的。四本書讀下來,基本上我知道部分應該會考什么。而且職稱的考試相對來說難度較低,基本上不會考偏題怪題的,于是就主要復習原理上的東西。加上有學時的底子,就這樣我匆匆地去參加考試了。
似乎對于任何考試,我就從來沒有準備充分過。但是上天似乎又特別眷顧我,每次考試都能很順利的通過。每次考試之前,我都是腦一片空白,等卷子發下來,自己開始鎮定下來,先答會的,不會的做標記,把會的都答完再開始鉆研不會的。答不會的題的時候我的腦海里就開始回憶我看過的教材,可能會想到一絲線索,然后再沿著線索推理。就這樣,每次答完卷之后我都會對自己的考試有個評估。但是考試沒徹底考完,我是不會和任何人對卷子的,以免影響我下一門課考試的心情。
考試之后等了好幾個月,成績下來了,全科通過。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