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頁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之期市投資情緒回暖?
長假過后的三個交易日,國內期貨市場開始漸漸“恢復元氣”。昨日,在國內a股市場大幅回升的帶動下,大宗商品市場氣氛逐漸回暖,豆類品種強勁反彈,不少品種前期跌幅收窄。同時,投資者交易熱情也逐漸恢復,昨日國內期市成交額和成交量規模已經接近上月峰值。
在節前三個交易日,國內期貨市場的日內成交量依次為11374952手、9898334手和7733110手,以“十一”長假為中軸,這一數據在節后的三個交易日對應逐步回升,分別為6810670手、8554714手和10841668手。
“因為臨近假期,一旦做錯就沒有彌補的機會,因此多數投資者為追求穩妥,會減少做單次數,而節后一日,由于看不清市場如何消化長假期間影響因素,因此也會減少做單頻率觀望。”長江期貨的分析師沈照明認為。
與成交量情況類似,以“十一”長假為中軸,國內期市持倉變化也基本對稱。節前三個交易日,市場持倉量分別為7486112手、7006756手和6775172手,節后該數字分別為7251880手、7854505手和7728874手。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10月剛剛開局,日內成交就已突破千萬,這是否預示著投資者的熱情將逐漸回暖?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付鵬認為,目前商品市場對于利好的反應并不十分強烈,現貨市場的悲觀情緒仍揮之不去。“目前市場有重新集結的動力但最缺乏的是信心。”
上海一位職業投資人郭先生也認為,受宏觀因素前景不明的影響,資金并不敢輕易大舉出手,尋找“被低估”的品種或是擇機在局部尋找投資機會是較為安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