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以下簡稱中稅協)公布《國家稅務總局征管和科技發展司和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座談紀要》(以下簡稱《紀要》),引起了注稅行業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認為,注稅行業立法滯后、從事涉稅鑒證業務中介機構的資質不明確、注稅行業在資本市場地位低是制約注稅行業發展的三大難題,中稅協會長許善達在與征管和科技發展司有關人士的座談中,就如何解決三大難題提出了具體建議,得到了征管和科技發展司有關人士的積極回應,讓注稅行業看到了解決三大難題的曙光。
以《稅收征收管理法》的修訂為契機,推進行業立法采集者退散采集者退散
大力加強注稅行業在資本市場的地位
對于注稅行業來說,上市公司是巨大的潛在市場,而目前注冊稅務師在資本市場上的地位很低。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九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申請文件》中指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應該報送:主要稅種納稅情況的說明及注冊會計師出具的意見;主管稅收征管機構出具的最近3年發行人納稅情況的證明。從中國證監會的規定看,上市公司主要稅種納稅情況的說明也要由注冊會計師出具,限制了注冊稅務師在資本市場的行業拓展。
為了擴大注冊稅務師在資本市場中的業務范圍,中稅協建議國家稅務總局出臺文件,規定在上市公司向稅務機關申請開具納稅證明時,需要提供注冊稅務師出具的納稅審核報告。采集者退散來
征管和科技發展司有關人士贊同中稅協的觀點,并表示目前涉稅證明所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需求量越來越大,如內地企業與境外企業合作,個人留學、購房等均需要提供涉稅證明。涉稅證明的出具需要稅務機關進行大量的審核工作,以稅務機關現有資源很難滿足需求的大量增加。征管和科技發展司將對現有涉稅證明明細作整理、分類,對風險高、工作量大的涉稅證明,在征求中稅協意見的基礎上報國家稅務總局研究同意后,規定稅務機關向有關機構提供這些涉稅證明時,由注冊稅務師出具對相關納稅人的審核報告。這樣做既可以提高稅務機關的工作效率,又可以大大降低稅務機關的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注稅行業面臨的三大難題能有所突破,注稅行業將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注稅行業就能持續、快速發展。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稅協在拓展注稅行業業務范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稅局、地稅局聯合發文或單獨發文支持注稅行業發展。今后,中稅協將繼續推動國家稅務總局出臺措施支持注稅行業發展,下一步將就企業注銷審核、企業并購重組的納稅情況審核、上市公司納稅情況審核以及廢舊物資行業納稅審核等向國家稅務總局提出建議,將它們發展稱為涉稅鑒證業務,進一步拓寬注稅行業的業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