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8-09 共1頁
“未來半年通貨膨脹水平將呈現反彈趨勢,因此通過貨幣政策保增長的效果和動機面臨著兩難,如此說來降息窗口已經關閉,未來應將政策刺激方式轉移到財政政策軌道上來。”這是韓國投資銀行未來資產(Mirae Asset)昨日(8月8日)發布報告對中國貨幣政策提出的觀察。
央行近日公布《2012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稱,受到基數降低等影響,8月份后CPI漲勢有可能出現一定回升,目前看回升力度不會太大。
早在今年1月份,未來資產就已預計2012年的通貨膨脹形勢將呈V字形,底部會出現在7月份。未來資產預期中國7月CPI同比漲幅將跌至1.7%,此后半年將呈現反彈趨勢,全年CPI在3%-3.5%左右。
物價有望探底回升
近日,商務部等部委檢測數據顯示,食品價格特別是蔬菜價格近期再次反彈,豬肉價格過去40天持續上漲,而食用油價格也由于幾大主要供應商聯合施壓,面臨向上調整的壓力,目前,只有魚肉價格因為季節性因素呈現下行態勢。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從物價來看,現在是逐步在走低,但是見底以后回升已經為期不遠,而貨幣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并不是靜態的,而是與CPI增量呈現一種互動態勢,CPI增速下降為貨幣政策提供操作空間,但當下貨幣政策操作必將推高未來的CPI增長。
“反彈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基數較低,同時最近臺風和洪水造成中國國內供給方面的沖擊以及國際糧食價格的上漲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將共同對中國國內物價形成壓力,這意味著貨幣政策放松的窗口正在越來越近。”未來資產報告稱。
未來資產報告指出,今年由于洪水和臺風的壓力,引起了中國國內供給方面的緊張,導致今年7月份的蔬菜和果品價格劇烈上升。由于供給能力需要三到六個月才能得到恢復,所以預期價格在未來幾個月將持續上漲,這必將推動核心CPI在下半年進入一個更高水平區間。
貨幣政策操作空間有限?
未來資產的報告還指出,由于下半年整體物價水平呈現上行趨勢,因此降息等貨幣政策手段不應該成為央行的選擇。
據悉,不考慮最近兩次央行的降息舉動,2000年以來,中國只在兩個時期采取過降息的政策,一個是本世紀初互聯網科技泡沫破滅后沖擊輻射到中國后,另一個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
未來資產指出,在這兩個時期內,核心通脹率都處于下行周期,也就是說,自從2000年以來,中國政府在CPI反彈的時候,從未采用過降息的政策。
“將此經驗適用于當前形勢,我們看到8月份是央行可能采取行動的唯一時間窗口,因為這個時點是在政府看到核心CPI增速反轉上升之前。”未來資產報告稱。
報告認為,隨著年底CPI反彈至預測3%-3.5%水平,這將再次推動真實利率進入一個負利率區間,同時,單方面降息將加大資本外流的壓力,這將使央行采取進一步的降息政策更為艱難。
不過,國泰君安高級經濟學家林采宜認為,貨幣政策下半年仍有操作空間,如果CPI增長不超過3%的話,降息仍將存在空間。通過降息,能夠緩解地方債務和國企債務,這是中國目前存在比較重要的隱憂。
對于單方面降息形成資本外流壓力的擔憂,林采宜表示,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巴西和中國利率最高,在此形勢下即便中國央行采取單方面降息的政策,資本也不存在外流的條件。
“另外,資本外流主要不是受到利率影響,而是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預期,隨著美國經濟的復蘇進程出現,未來即便出現資本外流也是投資者看好美元升值的中長期趨勢,而非利差因素起到最主要作用。”林采宜說。
林采宜認為,即便出現負利率,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一般的負利率水平,市場是可以忍受的。
昨日,央行旗下的《金融時報》也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中國需要根據經濟運行態勢及時果斷地進行調控,防止經濟增速滑出預定目標區間。
文章指出,總體看,未來貨幣政策預調微調的客觀需要依然存在,而近幾個月來通脹水平的加速回落,也為貨幣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大空間。人行要繼續發揮公開市場操作業務和存款準備金率對撫平流動性方面的作用。
但林采宜認為,即便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存在調整空間,但相對于降息,降準才是大概率事件和必要措施。
“因為上半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大幅減少,資本項下已經出現逆差,說明最近國內資金呈現外流趨勢,但是規模不算很大。”林采宜說,“從外管部門公布的數字來看,今年外匯占款大規模下降已成必然,那么央行必將通過降準的政策對沖貨幣供應量,降準的預期可能更確定一些。”
防衰退更需財政政策
未來資產報告認為,考慮到脆弱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單獨降低利率將對實體需求的刺激極為有限,因此現在是時候將保增長的手段轉化到財政政策上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認為,下半年需要的不是一個簡單的財政政策,而是促進中國供給面的、提高供給面效率的財政政策,包括減稅等,要創造有利于供給面的改革的財政政策能夠發揮更大作用的環境。
對此,林采宜指出,投資、減稅是比較有效的財政刺激方式。
“下半年一條路就是投資,今年上半年基本上就是這么走的,通過財政部的報表(可以發現),上半年地方財政支出增長了24%,中央政府增長了9%,這里面的大部分都是基礎投資。”林采宜說,“這說明中國政府又在通過投資來刺激經濟了,大約4.5萬億的開支,現在政府的主要藥方還是通過投資來拉動。”
另一方面,林采宜認為上半年財政稅收收入增加了12%,說明減稅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減稅對于經濟來講是一個比較溫和的調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