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07 共1頁
3.股票市場素有經濟“晴雨表”之稱。經濟情況從來不是靜止不動的,某個時期產出、價格、利率、就業不斷上升直至某個高峰――繁榮,之后可能是經濟的衰退,產出、產品銷售、利率、就業開始下降,直至某個低谷――蕭條。此階段的明顯特征是需求嚴重不足,生產相對嚴重過剩,銷售量下降,價格低落,企業盈利水平極低,生產萎縮,大量破產倒閉,失業率增大。接下來則是經濟重新復蘇,進入一個新的經濟周期。而股票市場綜合了人們對于經濟形勢的預期,這種預期較全面地反映了人們對經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的有關信息的切身感受。這種預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中,從而影響股票市場的價格。既然股價反映的是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因而其表現必定領先于經濟的實際表現(除非預期出現偏差,經濟形勢本身才對股價產生糾錯反應)。當經濟持續衰退至尾聲――蕭條時期,百業不振,投資者已遠離股票市場,每日成交量寥寥無幾,此時,那些有眼光,而且在不停搜集和分析有關經濟形勢并作出合理判斷的投資者已在默默吸納股票,股價已緩緩上升。當各種媒介開始傳播蕭條已去、經濟日漸復蘇時,股價實際上已經升至一定水平。隨著人們普遍認同以及投資者自身的境遇亦在不斷改善,股市日漸活躍,需求不斷擴大,股價不停地攀升,更有大戶和主力借經濟形勢之大“利好”進行哄抬,普通投資者在利欲和樂觀從眾心理的驅使下極力“捧場”,股價屢創新高。而那些有識之士在綜合分析經濟形勢的基礎上,認為經濟將不會再掀熱潮時,已悄然拋出股票,股價雖然還在上漲,但供需力量逐漸發生轉變。當經濟形勢逐漸被更多的投資者所認識、供求趨于平衡直至供大于求時,股價便開始下跌。當經濟形勢發展按照人們的預期走向衰退時,與上述相反的情況便會發生。上面描繪了股價波動與經濟周期相互關聯的一個總體輪廓。這個輪廓給我們以下幾點啟示:
(1)經濟總是處在周期性運動之中股價伴隨經濟相應地波動,但股價的波動超前于經濟運動,股價波動是永恒的。
(2)收集有關宏觀經濟資料和政策信息,隨時注意動向正確把握當前經濟發展處于經濟周期的何種階段,對未來作出正確判斷,切忌盲目從眾。
(3)把握經濟周期,認清經濟形勢不要被股價的“小漲”、“小跌”驅使而追逐小利或回避小失(這一點對中長期投資者尤為重要),或許配合技術分析的趨勢線進行研究會大有裨益。對于經濟周期的認識,須注意的是周期的任何階段往往也是波浪式地完成的,或者說大周期中有小周期。參照何種周期,投資者就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作出適當的選擇。不同行業受經濟周期的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對具體某種股票的行情分析,應深入細致地探究該波周期的起因、政府控制經濟周期采取的政策措施,結合行業特征及發行公司的公司分析綜合地進行。
(4)景氣來臨之時首當其沖上漲的股票往往在衰退之時首當其沖下跌典型的情況是,能源、設備等股票在上漲初期將有優異表現,但其抗跌能力差;反之,公用事業股,消費彈性較小的日常消費品部門的股票則在下跌末期發揮較強的抗跌能力。
4.通貨膨脹的原因以及它對經濟的影響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而政府對通貨膨脹進行控制的宏觀政策往往只能以一定的代價(比如增加失業率)來實現。
(1)通貨膨脹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通貨膨脹對股價特別是個股的影響,也無永恒的定勢,它完全可能同時產生相反方向的影響。對這些影響作具體分析和比較必須從該時期通脹的原因、通脹的程度,配合當時的經濟結構和形勢、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預措施等的分析入手,其復雜程度可想而知。這里,我們只能就一般性的原則作以下幾點說明:
①溫和的、穩定的通貨膨脹對股價的影響較小。
②如果通貨膨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增長,而經濟處于景氣(擴張)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么股價也將持續上升。
③嚴重的通貨膨脹是很危險的,一旦其站穩腳跟,經濟將被嚴重扭曲,貨幣加速貶值,這時人們將會囤積商品,購買房屋以期對資金保值。這可能從兩個方面影響股價:其一,資金流出金融市場,引起股價下跌;其二,經濟扭曲和失去效率,企業一方面籌集不到必需的生產資金,同時,原材料、勞務價格等成本飛漲,使企業經營嚴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閉。
④政府往往不會長期容忍通貨膨脹存在,因而必然會動用某些宏觀經濟政策工具來抑制通脹,這些政策必然對經濟運行造成影響,這種影響將改變資金流向和企業的經營利潤,從而影響股價(政策對股價的具體影響在后面闡述)。
⑤通貨膨脹時期,并不是所有價格和工資都按同一比率變動,而是相對價格發生變化。這種相對價格變化引致財富和收入的再分配、產量和就業的扭曲,因而某些公司可能從中獲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損失。與之相應的是獲利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相反,受損失的公司股票價格下跌。
⑥通貨膨脹不僅產生經濟影響,還可能產生社會影響,并影響公眾的心理和預期,從而對股價產生影響。
⑦通貨膨脹使得各種商品價格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也使得企業未來經營狀況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影響市場對股息的預期,并增大獲得預期股息的風險,從而導致股價下跌。
⑧通貨膨脹對企業(公司)的微觀影響。通貨膨脹之初,由于稅收效應、債務效應、存貨效應、波紋效應,有可能刺激股價上漲。但長期的嚴重的通貨膨脹,必然惡化經濟環境、社會環境,股價必受大環境驅使下跌,短期效應的表現便不復存在。在適度的通貨膨脹下,人們為避免損失,將資金投向股市。而通脹初期,物價上漲,生產受到刺激,企業利潤增加,股價因此看漲。但持續增長的通貨膨脹下,企業成本增加,而高價格下需求下降,企業經營惡化。特別是,政府此時不得已采取嚴厲的緊縮政策,則尤如雪上加霜,企業資金周轉失靈,一些企業甚至倒閉,股市在恐慌中狂跌。
(2)通貨膨脹對債券市場的影響
①通貨膨脹提高了對債券的必要收益率,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
②適度通貨膨脹下,人們企圖通過投資于債券實現資金保值從而使債券需求增加,價格上漲。
③未預期的通貨膨脹增加了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降低了還本付息的保證,從而債券價格下跌。
④過度通貨膨脹,將使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同時投資者將資金轉移到實物資產和交易上尋求保值,債券需求減少,債券價格下降。
5.財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轉移支付制度等。這些手段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協調使用。
(1)國家預算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作為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能夠全面反映國家財力規模和平衡狀態,并且是各種財政政策手段綜合運用結果的反映,因而在宏觀調控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國家預算收支的規模和收支平衡狀態可以對社會供求的總量平衡發生影響。在一定時期,當其他社會需求總量不變時,財政赤字具有擴張社會總需求的功能;財政采用結余政策和壓縮財政支出具有縮小社會總需求的功能。國家預算的支出方向可以調節社會總供求的結構平衡。財政投資主要運于能源、交通及重要的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財政投資的多少和投資方向直接影響和制約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因而具有造就未來經濟結構框架的功能,也有矯正當期結構失衡狀態的功能。
(2)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重要形式。由于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特征,使得它既是籌集財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又是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稅收調節經濟的首要功能是調節收入的分配。首先,稅制的設置可以調節和制約企業間的稅負水平。“區別對待”的稅制可以達到鼓勵一部分企業的發展,限制另一部分企業的發展的目的;“公平稅負”稅制的設置則可使各類稅負水平大致相當。當前為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我國通過稅制改革,設置統一的內資企業所得稅和中性稅率的增值稅就是發揮“公平稅負”的政策效應,促進各類企業平等競爭。其次通過設置個人所得稅可以調節個人收入的差距。稅收可以調節社會總供求的結構。財政稅收可以根據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不同對象設置稅種或在同一稅種中實行差別稅率,以控制需求數量和調節供求結構。稅收對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具有重要的調節功能。對出口產品的退稅政策可用來鼓勵出口,進口關稅的設置用來調節進口商品的品種和數量。
(3)國債是國家按照有償信用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實現政府財政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國債可以調節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格局,將部分企業和居民收入以信用方式集中在政府手中,以擴大政府收支的規模。國債可以調節國民收入的使用結構和產業結構,將部分用于消費的資金轉化為投資基金,用于農業、能源、交通和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的薄弱部門和“瓶頸”產業的發展,調整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促進經濟結構的合理化。
國債可以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流通量,主要通過擴大或減少國債發行、降低或提高國債利率和貼現率以及公開市場業務來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供
應。
(4)財政補貼是國家為了某種特定需要,將一部分財政資金無償補助給企業和居民的一種再分配形式。我國財政補貼主要包括:價格補貼、企業虧損補貼、財政貼息、房租補貼、職工生活補貼和外貿補貼。
(5)財政管理體制是中央與地方、地方各級政府之間以及國家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資金管理權限和財力劃分的一種根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調節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財力分配。
(6)轉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財政將集中的一部分財政資金,按一定的標準撥付給地方財政的一項制度。其主要功能是調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縱向不平衡,以及調整地區間財政橫向不平衡。
更多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信息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