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號文
放下
放下,不意味著放棄或失去,有時它反而是一種勇氣或收獲。適時的放下是一種人生智慧,它能為你破除枷鎖,讓你成就自我。
放下自卑,活出自己的精彩。中國達人秀上,一位用雙腳奏出優(yōu)美樂曲的鋼琴家讓無數(shù)人感動不已。他就是劉偉,就是那個曾多次受自卑折磨卻仍精彩地活著的勇者。是的,他痛失雙臂,曾被自卑壓得無法喘息,但他以頑強的意志和樂觀為臂膀,狠狠地甩走自卑,用生命踐行著他那句話——“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放下自卑的勇者永不孤獨,“掃把姐”不也放下內(nèi)心的自卑怯懦,快樂地跳著自己掃把舞,舞動著自己的精彩嗎?
放下虛名假利,實現(xiàn)個人價值。官本位是國民之痛,它可謂政治民主化最大的絆腳石了,而楊繼駿放下官本位,用自己的公車為農(nóng)民代表開路,不僅成就了“公車上訪”這一佳話,而且為中國的公仆們作了一個良好的表率。反觀那些汲汲于名利的貪官污吏,他們不但不放下官架子,還要頭頂著高舉著。最終辛苦積攢的贓款一如過眼云煙,而他們也葬送了個人的前程。若我們的人民公仆能放下官本位思想,掙脫名韁利鎖,我相信一個極具公信力的政府將會出現(xiàn),一個和諧繁榮的社會絕不會離我們太遠。
放下所謂的面子,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給世界帶來過深重的災(zāi)難,它讓人們至今仍談戰(zhàn)色變。德國的納粹黨曾到處點燃戰(zhàn)火,撒災(zāi)難的種子。面對世界的審判時,它誠懇而鄭重地向世界致歉,并以實際的行動讓世人看到它的歉意。是的,德國的世界低頭認錯了,似乎沒了面子和民族尊嚴,但事實當真如此?且看日本長年貼著個“營造東亞共榮圈”好面皮,卻掩不住底下因缺乏自省而腐朽靡爛之氣。反之,德國不僅沒有失掉面子,恰因其勇于放下所謂的面子,才能挺起脊梁矗立于世界,成為世界巨人。
適時的放下是一種智慧、勇氣與成就。
【簡評】
本文論點明確,結(jié)構(gòu)清晰,語言流暢,材料較豐富,能夠聯(lián)系現(xiàn)實,針對社會現(xiàn)實來選材。但分論點較淺,表述也欠嚴謹,表意上都有交叉,也缺乏一個有機的統(tǒng)轄。有些事例,在“放下”與“拋棄”之間徘徊。
8號文
放下
放下,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因心里種種不忍,固執(zhí)而變得無比艱難。在人生這一盛滿糖果的細口瓶里,有人貪心,抓著一大把糖果,手緊握成拳,最后被瓶口所困。這時候,且讓他們聽聽梭羅的話:“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不知會否松開不舍的手,全身而退?其實,放下是表面上的失去,卻能換得更多的美好。放下,本來就是一門生活的藝術(shù)。
放下,是一種滿足。放下的是紛繁復(fù)雜的塵俗,收獲的是平和寧靜的心靈滿足。古代中國的畫師們深諳此道,他們放下姹紫嫣紅,千姿百態(tài)的世界里,那一抹抹的亮色;而純用疏淡的墨色,將世界收歸尺幅。筆墨在無垠的時空中氤氳出千古流轉(zhuǎn)的意境,讓自己,更讓鑒賞者在平凡的色彩中收獲滿滿的平和之感。2011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特蘭斯特羅,放下了對生活的執(zhí)念,偏見與臆斷,用純凈的心感受真實的生活,寫出一首首比北歐的藍天更純凈的詩歌。的確,生活縱然不完滿,世界縱然很繁雜,只要我們學(xué)會放下,就能收獲平和,得到滿足。也許便能看到特蘭斯特羅所看到的生活,“比任何詩歌都優(yōu)美百倍”。
放下,是一種智慧。放下的是無謂的煩憂,收獲的是正確的方向,與光明的未來。棄卒保車的戰(zhàn)術(shù),在象棋愛好者看來理所當然,當生命遇到類似情況,還能輕易放下的,才是人生的贏家。跳高女王伊辛巴耶娃,早年因身高問題被迫中止體操訓(xùn)練。可她在其鐘愛的體育事業(yè)的路上走得更遠。這是由于她能正視自己的狀況,放下對發(fā)展有害無利的“體操夢”,積極地尋找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才能一次次地站上最高領(lǐng)獎臺,成就精彩的人生。放下是一種智慧,超載的船只有沉沒的命運在等待著它,人生亦然。只有懂得放下不必要的負擔的人,才能高揚云帆,笑看滄海。
放下,是一種成就。放下了封建教會的思想鐐銬,西歐迎來了文藝復(fù)興,啟蒙運動,迎來了新的社會制度,迎來了繁榮的經(jīng)濟,迎來了豐碩的科技成果與燦爛的文學(xué)藝術(shù)。放下了計劃與市場的偏見,姓“資”姓“社”的意識形態(tài)籓籬,中國建設(shè)起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新時期下的中國昂道闊步邁進世界舞臺,世界的目光再次在華夏的熱土上久久停駐……
放下,的確是一種藝術(shù)。記得鄰居家的小男孩,他從來只在糖果盒里拿一顆糖吃。問其原因,他說:“一顆就夠了,否則就吃不下更好吃的東西了。”我頓時釋然,是的,生活本來就比任何的詩篇豐富多彩,又怎能囿于眼前所見的一小塊土地,手上緊握的一點點放不下的事物?況且這可憐的局限,竟是自己的放不下所施加給自己的。
【簡評】
開篇以在瓶子里抓糖果的生活小事為例,引出“放下是表面上的失去,卻能換得更多美好”的中心論點。結(jié)尾處是對糖果之例的回應(yīng),變化之中顯出文章的完整性。
文中有三個分論點:放下,是一種滿足;放下,是一種智慧;放下,是一種成就。除了第二個稍好外,其他兩個都不理想;一方面,分論點作為判斷句,前后兩個概念是不對應(yīng)的;“放下”是行為,而“滿足”是心理狀態(tài)。“放下是一種成就”除了表述上犯有上面同樣的毛病外,后面所舉的事例又不屬于“放下”,觀點與事例不對應(yīng)。
另外,文章的公式化色彩較濃厚,文從字順,但少了一流文章應(yīng)有的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