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航
參考答案:
1(1)該市政府在建造電站的決策過程中體現了決策的信息、系統、可行、擇優原則。在建立電站時,市政府聽取了各個方面的意見、建議,使得決策建立在信息最大化的基礎上;在決策過程中,考慮的不僅僅是電站本身,還考慮到對環境影響,考慮到長遠的發展需要,體現了系統的原則;在電站的建立中,又考慮到了建設的技術、現實條件等可行性因素;最后,在綜合比較基礎上,通過擇優選出了最后方案。
(2)電站方案設計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有對演法、德爾菲法。對演法是在不同方案的制定小組中展開辯論,互攻其短,以充分揭露對方矛盾的一種方法。德爾菲法是采用函詢調查的方式,向參與預測活動的專家提出問題,后將他們的意見整理和綜合,反饋給專家,再次征求意見,經過多次反復后得到一致意見的方式。
(3)市政府在決策時,所遵循的依據來自兩方面:一是確定標準,主要是價值準則,包括:是否符合國家和社會的總體戰略;能否最大限度地實現決策目標;消耗的資源盡可能少;實現目標的風險盡可能小;方案實施的副作用盡可能小。二是可行性分析,包括政治可行性、經濟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技術可行性。
2(1)從行政組織系統來看,這些決策失誤主要是缺乏合理、有效的參謀、監控系統;也可以從行政決策方案抉擇的價值標準和可行性角度進行分析。(具體分析略)
(2)制度上實行科學民主決策,主要包括:
A、首先應當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所有重大決策,都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由集體討論決定。
B、建立專家咨詢制度和社會公示、社會聽證制度。為避免決策的盲目性,對重大工程項目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項目,必須經過專家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充分論證,擬定和評價方案,為決策提供充分的依據。同時,要把政府的公共決策納入社會各界的監督之中,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以增加決策的透明度,實現決策的民主化。
C、要建立決策責任制度。過去,由于責任不明,決策者沒有決策失誤的壓力,致使“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工程”屢見不鮮。只有實行責權利掛鉤,實行“誰決策、誰負責”,才能杜絕隨意決策、草率決策的混亂現象。要建立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真正實行“誰決策,誰負責”。
D、加強監督制約機制。減少決策失誤,絕不能僅靠行政機構的內部分工制約和職能的劃分,缺乏外界監督制約機制的公共決策還是一種權力集中的公共決策,弊端還會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必須加強外界監督,如審計監督、新聞界、公民等的監督。(知道每一個要點,具體分析可以自己展開)
四、簡答題
1、回答全體一致投票規則的優點和缺點。
2、在選擇決策的方案時,方案抉擇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3、行政決策監控系統的地位與作用是什么?
五、論述題
1、現代社會中政府決策為什么往往會采用參與決策的方式?(主要回答概念、優點,同時指出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