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山東省衛生廳印發2013-2014年鄉村醫生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強化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
魯衛科教國合字〔2013〕43號
各市衛生局,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提高我省鄉村醫生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根據省財政廳、省衛生廳《關于下達2013年省統一規劃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含中醫)培訓補助資金預算指標的通知》(魯財社指〔2013〕17號),我廳制定了《2013-2014年山東省鄉村醫生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強化培訓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山東省衛生廳
2013年10月9日
2013-2014年山東省鄉村醫生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強化培訓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提高我省鄉村醫生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村衛生室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高農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提高鄉村醫生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提高農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二、培訓對象
全省范圍內(不含青島,下同)納入設置規劃的村衛生室中,已取得《山東省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包括助理執業醫師)并經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注冊后從事預防、保健和一般醫療服務的鄉村醫生。
三、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臨床基本技能、急診急救技術、合理用藥知識、農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全科醫學知識和中醫適宜技術等。各市衛生局可根據實際對培訓內容進行適當調整。
四、培訓形式與要求
采取集中理論培訓和實踐技能培訓相結合的形式,理論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實踐技能 培訓時間不少于30學時。
(一)理論培訓。以市為單位,由各市衛生局確定以下任一方式進行:
1、視頻教學方式。采用由我廳委托、經政府集中采購中標的培訓機構制作的視頻課件,以鄉鎮衛生院為教學點組織鄉村醫生培訓。由培訓機構負責各教學點視頻教學服務器及培訓課件的安裝和維護;建立具有遠程監控、教學管理功能的網絡管理平臺,對參加培訓的鄉村醫生進行統一登記,記錄學習情況,進行考勤管理。采用視頻教學方式進行的,由各市衛生局與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協議。
2、充分發揮有關醫學院校、市縣醫學教育培訓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的作用,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培訓大綱和培訓材料,由市、縣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機構組織鄉村醫生培訓。
(二)實踐技能培訓。由各市衛生局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具體方案并組織實施。
培訓實行登記管理,登記統一使用《山東省鄉村醫生在崗培訓證書》。培訓結束后,由市衛生局組織統考。統考成績合格者,授予集中培訓學分20分,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發給《山東省鄉村醫生集中培訓學分證書》,作為對鄉村醫生考核的重要內容。
五、時間安排
培訓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2013年10月至2013年11月,做好培訓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制訂培訓大綱、培訓教材及視頻課件制作、各教學點教學設施配備。
(二)培訓階段。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組織開展培訓。
(三)總結評估階段。2014年7月-8月,對培訓進行績效評價,各市形成總結評估報告。
六、組織管理
本次培訓是由省衛生廳制定培訓實施方案;各市衛生局負責組織、監督轄區內培訓工作的實施;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縣(市、區)培訓工作的具體實施。
七、經費保障及使用管理
省財政對鄉村醫生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強化培訓項目安排專項補助經費。市、縣兩級財政應安排一定的經費支持鄉村醫生培訓工作。各市縣應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根據省財政廳、省衛生廳魯財社指〔2013〕17號文件規定,制定鄉村醫生培訓經費管理具體辦法,加強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規定用途使用補助資金,確保專款專用,切實提高補助資金使用效益。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擠占、挪用。
八、監督評估
省衛生廳會同省財政廳對全省鄉村醫生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強化培訓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對培訓組織管理、培訓過程、培訓質量、資金使用等進行檢查和評估。各市衛生局于2014年8月底前向省衛生廳提交培訓總結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