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復習必備

發布時間:2011-09-20 共3頁

61、胸腔積液時患側胸部聽診有何改變(體征)?

答:呼吸音減弱。

62、大片狀肺炎時該部聽診有何異常?

答:肺泡呼吸音增強。

63、心前區膨隆常見于什么疾病?

答:提示心臟增大,多見于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后心臟病。

64、右心室增大時,心尖搏動有何變化?左心室增大時,心尖搏動有何變化?

答:右室增大心尖搏動向左側移位,但不向下移位。左室大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可達腋中線。

65、主動脈瓣區膨隆常提示什么問題?

答:高血壓心臟病。

66、心尖搏動最強點在第4肋間鎖骨中線外,考慮什么情況?

答:右心室增大。

67、心尖搏動觸不到,有什么可能?

答:胸壁過厚。

68、如何辨別收縮期震顫和舒張期震顫?

答:可通過心尖搏動觸及胸壁的時間確認為收縮期的開始。

69、心前區觸到舒張期震顫即肯定有器質性心臟病,對不對?

答:對。

70、心臟叩診的正確順序是什么?

答: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內。左側在心尖搏動外2~3cm處開始叩診,逐個肋間向上,直至第2肋間。右界叩診,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間由外向內,逐一肋間向上叩診,直至第2肋間。

71、什么叫梨形心?提示什么病變?

答:二尖瓣型心,提示二尖瓣狹窄

72、什么叫靴形心?提示什么病變?

答:主動脈型心,提示主動脈關閉不全、高血壓心臟病。

73、如果心尖部聽到舒張期雜音,還要注意什么?

答:應區分雜音的時項,早、中、晚,雜音的性質。

74、什么是三音律?包括哪些?如何區別?

答: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額外出現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部分出現在S2之后,S1之前,即舒張期;也可出現于S1之后,S2之前,即收縮期;大多數是一個附加音,構成三音律;少數為兩個附加音,構成四音律。由病理性S3和(或)S4與原有的S1、S2構成的三音律或四音律,通稱為奔馬律。如奔馬律、開瓣音、心包叩擊音、腫瘤撲落音、收縮早期噴射音、人工瓣膜音等。

75、什么是奔馬律?說明什么問題?

答:出現在第二心音之后,與第一二心音共同組成的韻律猶如馬奔馳的蹄聲。見于心肌病、心衰。

76、腹部膨隆可見于什么情況?

答:腹腔腫瘤、腹水、腹腔積氣。

77、腹部凹陷可見于什么情況?

答:消耗性疾病、腫瘤。

78、門脈高壓、上腔靜脈阻塞、下腔靜脈阻塞在腹壁靜脈曲張有何不同?

答:自臍部向四周放射-海蛇頭;上腹壁或胸壁的淺靜脈曲張血流均轉向下;大都位于腹壁兩側,臍以下的腹壁淺靜脈流向上。

79、炎性包塊和腫瘤性包塊各有什么特點?

答:活動度,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有無壓痛,質地、光滑程度,邊界情況等。

80、液波震顫檢查什么?腹腔內有多少液體可查出液波震顫?

答:檢查有無腹水,超過3000-4000ml可查出。

81、肝上下徑正常值是多少?

答:9~11cm。

82、右肋緣下觸及肝緣時要注意哪些內容?

答:肝緣與肋緣的距離,肝臟表面質地、光滑度、有無結節、壓痛。

83、脾臟腫大應如何分度?各提示什么病變?

答:脾緣不超過肋下2cm為輕度,肋下2cm至臍水平線間為中度,超過臍水平線或前正中線為高度即巨脾。輕度見于急慢性肝炎、傷寒、粟粒性肺結核、感染性心內膜炎、敗血癥等;中度見于肝硬化、瘧疾后遺癥、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黃疸、淋巴瘤、SLE等;高度見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癥、淋巴肉瘤、惡性組織細胞病。

84、Murphy征陽性,提示什么?

答:膽囊炎。

85、胃泡鼓音區(Traube區)消失說明什么問題?

答:胃泡鼓音區上界為隔肌及肺下緣,下界為肋弓,左界為脾臟,右界為肝左緣,長徑為5-13cm,橫徑為2.7-10cm,若鼓音區明顯縮小提示重度脾臟增大,胸腔積液,肝左葉增大等。

86、什么叫移動性濁音?代表什么?

答:因體位不同而出現的濁音區變動現象稱移動性濁音。有腹水。

87、一側肋脊角叩擊痛考慮什么?雙側肋脊角叩擊痛考慮什么?

答:有腎炎、腎結石、腎結核等

88、怎樣才算腸鳴音消失?

答:3-5分鐘聽不到腸鳴音。

89、如何區別動脈性和靜脈性血管雜音?

答:動脈雜音常在腹中線或腹部一側,分收縮期及舒張期;靜脈常在臍周或上腹部,為連續性嗡鳴音。

90、腹中線部位聽到動脈性血管雜音要考慮什么?如何進一步檢查?

答:腹中動脈瘤或腹主動脈狹窄。

91、肱二頭肌反射中樞和膝腱反射反射中樞的部位?

答:肱二頭肌反射中樞為頸髓5-6節。膝腱反射反射中樞為腰髓2-4節。

92、什么叫上運動神經元?什么叫下運動神經元?

答:①、上運動神經元的胞體主要位于大腦皮質體運動區的錐體細胞。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引起的隨意運動麻痹,伴有肌張力增高,呈痙攣性癱瘓;深反射亢進;淺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睪反射等)減弱或消失;可出現病理反射。

②、下運動神經元:指脊髓前角細胞,腦神經運動核及其發出的神經軸突,是接受錐體束,錐體外系統和小腦系統各方面來的沖動的最后共同通路。腦神經運動核和脊髓前角運動細胞,它們的突分別組成腦神經和脊神經,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隨意運動。下運動神經元受損時,由于肌失去神經支配,肌張力降低,呈弛緩性癱瘓;肌因營養障礙而萎縮;因為所有反射弧都中斷,淺、深反射均消失;無病理反射。損傷后特點:癱瘓肌肉張力降低(弛緩性癱瘓),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縮,無病理反射,肌電圖示神經傳導速度異常和失神經支配電位。

93、一側大腦中動脈出血時,對側肢體會怎樣?為什么?

答:大腦中動脈主干主要供應額、頂、顳葉外側、豆狀核和內囊,病損時可在病變對側有嚴重偏癱、感覺障礙、偏盲,有時可有失語,但其淺支病損時無感覺障礙。

94、檢查神經反射時應注意事項?

答:檢查者叩擊力量要均等,兩側要對比。

95、腹壁反射意義?

答:上、中或下腹壁反射消失,分別見于同平面胸髓病損。雙側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見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一側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見于同側錐體束病損。此外肥胖者、年老人、經產婦由于腹壁過于松馳,也會出現腹壁反射的減弱或消失。

96、角膜反射臨床意義?

答:直接或間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經病變。直接反射消失、間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經癱瘓。兩側角膜反射同時消失,提示深昏迷。

97、提睪反射意義?

答:雙側反射減弱或消失見于腰髓1-2節病損,一側反射減弱或消失見于錐體束損害。此外可見于老年人或局部病變,如腹股溝疝、陰囊水腫、精索靜脈曲張、睪丸炎、附睪炎。

98、淺反射除腹壁、角膜、提睪反射外,還有哪兩種?

答:跖反射、肛門反射。

99、試述腹壁反射的傳導徑路。

答:傳入神經為第7~12肋間神經,通過中樞胸髓第7~12節段后角細胞柱及同節段前角細胞,同時后角細胞的纖維上行到達大腦頂葉皮質,通過大腦聯合系到大腦運動區,發出纖維伴錐體束下行,止于第7~12胸髓前角。傳出神經為第7~12肋間神經。

100、Kernig征與Lasegue征(直腿高舉試驗)體檢操作時有什么不同?

答:Kernig征:髖關節屈曲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膝關節伸展角應大于135°,陽性表現為伸膝受限;Lasegue征:伸直雙下肢,醫生抬高其一側下肢,陽性反應為伸直的下肢小于70°,伴發下肢屈肌痙攣或沿坐骨神經走向的疼痛。

101、舉出兩種能引起克氏征和布氏征陽性的疾病。

答: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

102、一側錐體束征陽性考慮什么?二側錐體束征陽性考慮什么?

答:一側陽性考慮錐體束受損或更高位中樞病變。雙側陽性為下運動神經傳導通路病變致雙側都失去高位中樞的抑制而出現,注意1歲內小兒可以錐體束征陽性。

103、正常人能否出現Babinski征(+)?

答:1歲半前兒童可出現,余為異常。

104、當一側肢體錐體束征(+)時,還需做什么體征檢查?

答:檢查對側錐體束征,還有其它體征檢查如運動和感覺等檢查,定性定位評估病變位置。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