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7年衛生資格《初級中藥士》精選復習講義(9)

發布時間:2016-10-28 共1頁

 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煎煮法:溶劑:水,缺點:以水為提取溶劑,故對親脂性成分提取不完全,且含揮發性成分及加熱易破壞的成分不宜使用。多糖類成分含量較高的中藥,用水煎煮后藥液黏度較大,過濾困難。

  (2)浸漬法:以水或稀醇反復提取,優點:不用加熱,適用于遇熱易破壞或揮發性成分,含淀粉或黏液質多的成分適用;缺點:提取時間長,效率不高。

  (3)滲漉法:以稀乙醇或酸水作溶劑,先浸后滲,不需加熱,提取效率高于浸漬法。

  (4)回流提取法:以有機溶劑為提取溶劑,在回流裝置中加熱進行。一般多采用反復回流法。優點:提取效率高,但受熱易破壞的成分不宜用。

  (5)連續回流提取法:有機溶劑,索氏提取器或連續回流裝置,優點:提取效率高、節省溶劑;缺點:影響因素多、工業化生產是需優化。

  解表藥的定義及代表藥

  所謂表證,就是指病在淺表。多見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癥狀有惡寒、發熱頭痛、無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脈浮等。相當于現代醫學的上呼吸道感染及傳染病初期的癥狀。表證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熱證和表寒證兩型。

  后者又有表實與表虛之別。發熱、無汗、惡寒、脈浮緊等寒象較明顯的為表實證、以麻黃湯主之;發熱、自汗、惡風、脈浮緩等寒象較輕的為表虛證,以桂枝湯主之。表熱證是指發熱為主;既不惡寒,又不惡風,口渴、咽痛、舌質紅、脈浮數等熱象較明顯的表證,以桑菊飲、銀翹散主之。

  解表藥根據其性味和臨床功效的不同,可分為發散風寒藥和發散風熱藥兩類。發散風寒藥多屬辛溫,故又名辛溫解表藥,適用于風寒表證,代表藥物有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發散風熱藥多屬辛涼,故又名辛涼解表藥,適用于風熱表證,代表藥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