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3-27 共1頁
補體檢測及應用
一、A型題: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以下哪項與補體結合試驗無關
A.抗原
B.抗體
C.補體
D.溶血素
E.酶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補體結合試驗有5種成分參與反應,分屬三個系統:反應系統(抗原與抗體)、指示系統(綿羊紅細胞與溶血素)、補體系統(補體)。
2.補體活化替代途徑開始于
A.C1的活化
B.C2的活化
C.C3的活化
D.C4的活化
E.C5的活化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補體活化替代途徑又稱旁路途徑,它與經典途徑的不同之處主要是越過C1、C4和C2,直接激活C3,然后完成C5~C9的過程。
3.在總補體活性測定時,所測定的是
A.紅細胞與補體結合的能力
B.補體溶解紅細胞的活性
C.未標記抗原A
D.溶血素與補體結合的能力
E.特異性抗體與紅細胞結合的能力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補體總活性測定原理:特異性抗體與紅細胞結合后可激活補體,導致紅細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細胞水分滲入,引起紅細胞腫脹,而發生溶血,補體的溶血程度與補體的活性有關,但非直線關系。
4.下列補體組分中參與吞噬調理作用的是
A.Clq
B.C1
C.C3b+CAb
D.C5
E.C1γ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補體在活化過程中生成的中間產物,可以通過吞噬調理作用、免疫粘附作用、免疫復合物抑制作用等清除免疫復合物。
5.檢測總補體活性,采用50%溶血試驗是因為
A.50%溶血試驗比100%溶血試驗簡單
B.以50%溶血作為終點較。100%溶血作為終點更敏感
C.以50%溶血作為終點較100%溶血作為終點可節約時間
D.以50%溶血作為終點較100%溶血作為終點更為節省成本
E.以上都不對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在一個穩定的、適當的反應體系中,溶血反應對補體的劑量依賴呈一特殊的S形曲線。如以溶血百分率為縱坐標,相應血清量為橫坐標,可見輕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處,對補體量的變化不敏感。S曲線在30%~70%之間最陡,幾乎呈直線,補體量的少許變動也會造成溶血程度的較大變化,即曲線此階段對補體量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實驗常用50%溶血作為終點指標,它比100%溶血更為敏感。這一方法稱為補體50%溶血實驗,即CH50。
二、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使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8題共用備選答案)
A.補體含量
B.總補體活性
C.C3活性
D.C4活性
E.C2活性
6.CH50法是測定
7.免疫比濁法測定
8.單向瓊脂擴散試驗
正確答案:6.B,7.A,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