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3-27 共1頁
超敏反應性疾病及其免疫檢測
一、A型題: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皮膚遲發型超敏反應病人的皮損部位活體組織學檢查,其特點為
A.動脈壁有Ig和補體沉積
B.表皮壞死
C.水腫
D.中性粒細胞浸潤
E.小血管周圍有單個核細胞浸潤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遲發型超敏反應是由效應T細胞與相應的致敏原作用引起的以單個核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浸潤和組織細胞變性壞死為主的炎癥反應。
2.Ⅱ型超敏反應又稱
A.速發型超敏反應
B.遲發型超敏反應
C.細胞毒型超敏反應
D.免疫復合物型超敏反應
E.Arthus反應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自身組織細胞表面抗原與相應抗體(IgG、IgM)結合后,在補體、巨噬細胞和NK細胞參與下,引起細胞溶解和組織損傷為主的病理性免疫答應,即為Ⅱ型變態反應,又稱為細胞毒型超敏反應,或細胞溶解型超敏反應。
3.檢測淋巴因子與下列哪項超敏反應有關
A.Ⅰ型超敏反應
B.Ⅱ型超敏反應
C.Ⅲ型超敏反應
D.Ⅳ型超敏反應
E.Ⅰ、Ⅱ型超敏反應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Ⅳ型超敏反應發生的機制:抗原經APC加工處理后,以抗原肽-MHc-Ⅱ類或Ⅰ類分子復合物的形式提呈給具有相應抗原識別受體的Th和Tc細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熟為效應T細胞,即炎性T細胞(Tn)和致敏Tc細胞,當致敏Tc細胞再次遇到相應抗原刺激后,炎性T細胞可通過釋放TNF-β、IFN-γ、IL-2、IL-3等細胞因子,激活巨噬細胞和NK細胞,引起單個核細胞浸潤為主的炎癥反應,致敏Tc細胞則通過釋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直接破壞抗原特異性的靶細胞,引起組織壞死。
4.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發病機制屬于
A.Ⅰ型超敏反應
B.Ⅱ型超敏反應
C.Ⅲ型超敏反應
D.Ⅳ型超敏反應
E.Ⅴ型超敏反應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Ⅲ型超敏反應,又稱免疫復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應,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后,體內馬血清尚未清除就產生了相應抗體,兩者結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循環免疫復合物所致。
5.能與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結合的Ig是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IgE為單體結構,其Fc段能與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介導Ⅰ型超敏反應的發生,又稱親細胞抗體。
二、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使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10題共用備選答案)
A.組胺
B.血小板活化因子
C.激肽
D.白三烯
E.前列腺素
6.引起早期過敏反應的主要介質是
7.引起支氣管哮喘的主要介質是
8.花生四烯酸經環氧合酶合成的介質是
9.由激肽原在激肽原酶作用下生成的是
10.能使血小板活化,釋放血管活性物質是
正確答案:6.A,7.D,8.E,9.C,10.B
(11-14題共用備選答案)
A.速發型超敏反應
B.免疫復合物型超敏反應
C.細胞毒型超敏反應
D.遲發型超敏反應
E.Ⅵ型超敏反應
11.Ⅰ型超敏反應根據發病機制,又可稱為
12.Ⅱ型超敏反應根據發病機制,又可稱為
13.Ⅲ型超敏反應根據發病機制,又可稱為
14.Ⅳ型超敏反應根據發病機制,又可稱為
正確答案:11.A,12.C,13.B,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