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題: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目前血沉測定首選的方法是
A.庫氏法
B.溫氏法
C.潘氏法
D.魏氏法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魏氏血沉法為血沉測定的常規方法。
2.凝集反應是
A.顆粒性抗原與相應抗體在適當電解質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見的凝集現象
B.可溶性抗原與相應抗體在適當電解質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見的凝集現象
C.以上均不對
D.顆粒性抗原與相應抗體在適當電解質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
E.可溶性抗原與相應抗體在適當電解質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顆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抗體)與載體顆粒結合成致敏顆粒后,它們與相應抗體(或抗原)發生特異性反應,在適當電解質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稱為凝集反應。
3.能使血鈣、磷濃度都降低的物質是
A.甲狀腺素
B.甲狀旁腺激素
C.維生素D
D.降鈣素
E.生長激素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降鈣素抑制破骨細胞活動,減弱溶骨過程,增強成骨過程,使骨組織釋放的鈣磷減少,鈣磷沉積增加,因而血鈣與血磷含量下降。
4.防止微生物進入機體或其他物品的操作稱
A.消毒
B.滅菌
C.防腐
D.無菌
E.無菌操作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防止微生物進入機體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術稱無菌操作。
5.正常人鐵儲存的主要形式是
A.含鐵血黃素
B.轉鐵蛋白
C.細胞色素C
D.鐵蛋白
E.血紅蛋白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儲存鐵)是體內鐵的主要分布。
二、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使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8題共用備選答案)
A.產生β-內酰胺酶
B.產生鈍化酶
C.青霉素結合蛋白的改變
D.DNA螺旋酶的改變
E.產生外膜藥物泵出蛋白
答案 A B C D E 6.細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耐藥機制
答案 A B C D E 7.細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耐藥機制
答案 A B C D E 8.細菌對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主要耐藥機制
正確答案:6.C,7.B,8.D 解題思路:1.青霉素結合蛋白為細菌細胞內膜上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作用靶蛋白,它的改變可導致其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親和力降低,從而使細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
2.氨基糖苷類鈍化酶可使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乙?;蔁o活性的衍生物,從而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3.喹諾酮類抗生素主要通過抑制細菌DNA螺旋酶而發揮作用,細菌DNA螺旋酶的改變使其作用減弱。
(9-11題共用備選答案)
A.腸侵襲性大腸埃希菌(EIEC)
B.腸毒素性大腸埃希菌(ETEC)
C.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EPEC)
D.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EHEC)
E.腸凝聚性大腸埃希菌(EaggEC)
答案 A B C D E 9.引起霍亂樣水樣瀉的大腸埃希菌是
答案 A B C D E 10.引起嬰兒腹瀉的大腸埃希菌是
答案 A B C D E 11.引起黏液膿血便的大腸埃希菌是
正確答案:9.B,10.C,11.A 解題思路:1.腸毒素性大腸埃希菌(ETEC)產生的腸毒素與霍亂腸毒素同源性達75%,可使腸黏膜細胞內水、鈉、鉀等分泌亢進而致水樣腹瀉。
2.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EPEC)不產生腸毒素,主要在嬰幼兒、十二指腸和空腸回腸上段大量繁殖,使黏膜上皮細胞功能受損,嚴重者可致死亡,成人少見。
3.腸侵襲性大腸埃希菌(EIEC)不產生腸毒素,主要靠侵襲力侵入結腸黏膜上皮,產生內毒素使黏膜上皮形成炎癥和潰瘍,大便為黏液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