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21 共1頁
《內經》提出了“兩虛相得”和“外內合邪”的發病觀,如《靈樞·百病始生》說“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月虛相得,乃客其形。”《素問·咳論》則指出,先有臟腑損傷,內疾產生,若再有外邪自襲,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導致疾病發生。
增加了發病的紅色字體內容 。
變化: 相較于2014年,新教材在發病單元前增加了兩段關于發病的總述。
解讀:新增的兩段內容主要闡述了發病的原因及具體病機,使考生有整體的認識和清晰的把握。此部分內容重在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