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4年中西醫結合助理醫師考試必備知識點4

發布時間:2014-07-17 共1頁

針灸發展簡史

  1、最早的針灸學文獻:《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

  2、標志著針灸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內經》

  3、又稱《針經》的是:《靈樞》

  4、針灸第一次總結:《內經》;第二次總結:《針灸甲乙經》;第三次總結:《針灸大成》

  5、起承前啟后作用的是:《針灸甲乙經》

  6、最早的彩色經絡腧穴圖:唐代孫思邈繪制的“明堂三人圖”

  7、首次把任、督二脈和十二靜脈并稱十四經:元代滑壽編撰的《十四經發揮》

經絡系統的組成

  1、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手足三陽經:陽少太。手三陰經:太厥少。足三陰經:厥太少(內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內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經脈循行走向: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

  3、十二經脈交接規律:相表里的陰經與陽經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陽經與陽經在頭面部交接;相互銜接的陰經與陰經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陰陽經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交接于食指端(商陽)

  ②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交接于足大趾內端(隱白)

  ③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交接于小指端(少沖、少澤)

  ④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交接于小趾端(至陰)

  ⑤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交接于無名指端(關沖)

  ⑥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陽經在頭面部交接:

  ①手足陽明經交接于鼻旁(迎香)

  ②手足太陽經交接于目內眥(睛明)

  ③手足少陽經交接于目外眥(瞳子髎)

  ⑶相互銜接的陰經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陰脾經與手少陰心經交接于心中

  ②足少陰腎經與手厥陰心包經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陰肝經與手太陰肺經交接于肺中

  4、奇經八脈:

  督脈:陽脈之海 任脈:陰脈之海

  沖脈:十二經之海;血海 帶脈:約束縱行軀干的諸條經脈

  陰維脈:調節六陰經經氣 陽維脈:調節六陽經經氣

  陰陽澀脈:調節肢體運動;司眼瞼開合

  5、十五絡脈:十二經脈、任督二脈、脾之大絡。加強表里兩經的外部聯系,補充十二經脈循行之不足。

  任脈的別絡名鳩尾,從鳩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溝通腹部經氣。

  督脈的別絡名長強,從長強分出,經背部向上散布于頭部,左右別走足太陽經。溝通背部經氣。

  脾之大絡名大包,從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脅部。溝通全身經氣。

  6、十二經別:十二經別從肘膝關節附近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干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系(入);再淺出于體表上行頭項部(出);在頭項部,陽經經別合于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于其體表的陽經經脈(合)。

  7、十二經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干頭面。行于體表,不入內臟。

  主要作用: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維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

  足三陽經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結于賁(面);足三陰經筋起于足趾,循股內上行結于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結于角(頭);手三陰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內上行結于賁(胸)。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