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12-29 共3頁
第五單元 兒科治法概要
考情分析
|
中醫(yī)執(zhí)業(yè) |
A1 |
A2 |
B1 |
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中藥內治療法 |
2 |
1 |
0 |
中藥內治療法 |
1 |
1 |
0 |
中藥外治療法 |
0 |
0 |
4 |
中藥外治療法 |
0 |
0 |
4 |
|
其他療法 |
2 |
0 |
0 |
其他療法 |
1 |
0 |
0 |
知識要點
中藥內治療法
1.用藥原則?、僦委熞皶r、正確和審慎;②處方輕巧靈活;③注意顧護脾胃;④重視先證而治;⑤不可亂投補益;⑥掌握用藥劑量。
2.中藥用量 小兒用藥與成人—般用藥量的大致比例為:新生兒1/6,乳嬰兒1/3~1/2(執(zhí)業(yè)2000),幼兒及幼童用1/2,學齡期兒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量。
3.給藥方法 包括口服給藥法、鼻飼給藥法、蒸汽及氣霧吸入法、吹鼻法、直腸給藥法、注射給藥法。
4.常用內治法 見表9-14。
表9-14 內治法分類及適應證
內治法 |
適應證 |
疏風解表法 |
外邪侵襲肌表所致的表證 |
止咳平喘法 |
邪郁肺經,痰阻肺絡所致咳喘 |
清熱解毒法 |
邪熱熾盛的實熱證,如溫熱病、濕熱病、斑疹、痢疾、血證等 |
涼血止血法 |
出血證候,如鼻出血、齒出血、尿血、便血、紫癜 |
安蛔驅蟲法 |
腸道蟲證,如蛔蟲、蟯蟲等 |
消食導滯法 |
飲食不節(jié)、乳食內滯之證,如積滯、傷食瀉、疳證等 |
鎮(zhèn)驚開竅法 |
小兒驚風、癲癇等 |
利水消腫法 |
水濕停聚,小便短少而水腫 |
健脾益氣法 |
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之證,如泄瀉、疳證及病后體虛等 |
培元補腎法(執(zhí)業(yè)2006) |
胎稟不足,腎氣虛弱及腎不納氣之證,如解顱、五遲、五軟、遺尿、哮喘等 |
活血化瘀法 |
血瘀證,如肺炎咳喘、哮喘口唇青紫,肌膚瘀斑瘀點,腹痛如針刺等 |
回陽救逆法 |
元陽虛衰欲脫之重證 |
中藥外治療法
常用外治法、藥物及適應證舉例見表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