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影響保險供給的因素主要有:
(1)保險資本量。保險公司經營保險業務必須有一定數量的經營資本。在一般情況下,可用于經營保險業的資本量與保險經營供給成正比關系。
(2)保險供給者的數量和素質。通常保險供給者的數量越多,意味著保險供給量越大。在現代社會中,保險供給不但要講求數量,還要講求質量,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保險供給者的素質。保險供給者素質高,許多新險種就容易開發出來,推廣得出去,從而擴大保險供給。
?。?)經營管理水平。由于保險業本身的特點,在經營管理上要有相當的專業水平和技術水平,以及人事管理和法律知識等方面均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其中任何一項水平的高低,都會影響保險的供給,因而這些水平高低與保險供給成正比關系。
?。?)保險價格。從理論上講,保險商品價格與保險供給成正比比:保險商品價格愈高,則保險商品供給量愈大;反之,則愈小。
?。?)保險成本。對保險人來說,如果保險成本低,在保險費率一定時,所獲的利潤就多,那么保險人對保險業的投資就會擴大,保險供給量就會增加。保險成本高,保險供給就少;反之,保險供給就大。
?。?)保險市場競爭。保險市場競爭對保險供給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保險競爭的結果,會引起保險公司數量上的增加或減少,從總的方面來看會增加保險供給;同時,保險競爭使保險人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服務質量,開辟新險種,從而擴大保險供給。
?。?)政府的政策。如果政府的政策對保險業采用扶持政策,則保險供給增加;反之,若采取限制發展的政策,則保險供給減少。
3.保險經營組織的形式,是指依法設立、登記,并以經營保險為業的機構。各國保險業的組織形式一般有:
?。?)國有保險公司。國有保險公司是由國家或政府投資設立的保險經營組織,由政府或其他公共團體所經營,其經營可能以營利為目的,也可能以政策的實施為宗旨,它又可分為:
第一,由政府壟斷的保險;
第二,與民營保險自由競爭的非壟斷性保險,
?。?)股份保險公司。股份保險公司是將全部資本分成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則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又稱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保險公司的不足之處在于:第一,公司的控制權操縱在股東之手,經營目的是為投資者攫取利潤,被保險人的利益往往被忽視;
第二,對保險金的賠付,往往附以較多的限制性條款;
第三,對那些風險較大、利潤不高的險種,股份保險公司往往不愿意承保。
(3)相互保險組織。相互保險是為參加保險的成員之間相互提供保險的一種組織。其組織形式有:
第一、相互保險公司。相互保險公司是所有參加保險的人為自己辦理保險而合作成立的法人組織,它是保險業特有的公司組織形態,為非營利性組織中最重要的一種。
第二、相互保險社是保險組織的原始形態,它是由一些對某種危險有同一保障要求的人組成的一個集團,當其中某個成員遭受損失時,由其余成員共同分擔。
第三.交互保險社。交互保險社是由若干商人共同組成相互約定交換保險的組織。
(4)個人保險組織。個人保險組織是個人為保險人的組織。該組織主要存在于英國,英國的勞合社(Lloyd’s)是世界上最大的、歷史最悠久的個人保險組織。
(5)保險合作社。保險合作社是由一些對某種風險具有同一保障要求的人,自愿集股設立的保險組織。它依合作的原則從事保險業務,是同股份有限公司與相互保險公司并存的一種保險組織。
(6)行業自保組織。行業自保組織是指某一行業或企業為本企業或本系統提供保險保障的組織形式,常以公司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