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D D B B A D C B A D A B B
二、多項選擇題
1、ABDE 2、ABC 3、ACE 4、ACE 5、ABCDE
三、判斷題
1、對 2、對 3、對 4、錯 5、錯
四、名詞解釋
1、保險監管是一種特殊的監管,是指國家保險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在境內注冊登記的從事保險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其行為進行監督管理。
2、保險監管的客體即保險市場的被監管者,包括保險當事人各方,具體指保險人、保險中介人(代理人、經紀人、公證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等。
3、保險作用評級是由獨立的社會信用評級機構采用一定的評級辦法對保險公司信用等級進行評定,并用一定的符號表示。
4、國家對保險業務的監管是指國家對保險企業的營業范圍、保險條款和費率、再保險業務以及保險中介人的監督和管理。
五、簡答題
1、我國在1980年以前,我國只有保險經營,而沒有實質上的保險監管。
1980-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保險監督機構。1998年11月18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它標志著我國保險監管體制開始按照專業化的標準建立。目前,保監會的外派機構基本設立,依法對保險市場進行全方位的監管,使我國保險監管工作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2、(1)保險業涉及公眾利益
保險業與銀行業類似,它對整個社會有著極的影響。從范圍上看,一家保險企業涉及到眾多家庭和企業的安全保障問題;從期限上看,一家保險企業可能涉及到投保人的終身生活保障,一旦一家保險企業經營失敗,眾多的家庭和企業將失去保障,眾多被保險人的晚年生活可能失去著落,并造成社會動蕩。為了維護眾多家庭和企業的利益,保證社會穩定,政府有必要將保險業置于其監管之下。
(2)保險業具有很強的技術性
保險業的經營有很強的技術性,保單條款的制定、費率的計算都需要專業人員。投保人在投保時,保單的條款和保險費率都是由保險人設計好的,投保人可能難辨別這一條款和費率是否公正。因而保險監管機構需對保單條款和費率水平進行審核,以保護投保人的利益。
(3)保險業是最易于產生過度競爭的行業
保險企業的經營,一般來說,不需要投入很多的固定資產和聘用較多的員工。如果政府不規定市場準入標準,則社會上可能有很多資格很差的人(或機構)投資于保險業,造成保險業過度競爭。保險監管機構則應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對保險市場的介入者規定一定的資格要求,限制保險機構的自由出入。
六、論述題
(1)保證保險人有足夠的償付能力
保證保險人具有足夠的償付能力,維護被保險人的利益,是國家對保險企業進行監督管理的核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國保險法從兩個層次對此加以明文規定,一是業務技術,包括業務范圍、條款、費率、再保險和資金運用等;二是財務監管,包括資本充足率、準備金提存、公積金、最低償付能力的確定,以及財務報告制度等。
(2)防止利用保險進行欺詐
利用保險進行欺詐不當得利,違反了商業保險保障經濟秩序正常穩定的初衷。針對保險行業的特殊性,國家把防止、打擊保險市場中的欺詐行為作為監管的目標之一,以維護保險市場運行的正常秩序。
(3)在保險市場上維護合理的價格和公平的保險條件
保險條款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投保人多不十分了解。保險商品的價格也具有特殊性,國家要求保險公司或同業協會,根據市場的經營情況,制定出共同的保險費率標準。以保證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的公平交易,使保險人之間在同等保險費率條件下公平競爭,提高保險服務質量。
(4)提高保險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保險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者相輔相成。通過國家監管,使保險業適度規模經營,減少資金占用,擴承保范圍,提高保險企業的經濟效益。在現代經濟中,保險保障對社會經濟發展是必不可少的。當保險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生沖突時,國家通過干預、管理和協調,來達到兩者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