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20 共1頁
1、請說出孫中山的生卒年月日及地點。
答:孫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廣東香山縣即今中山市翠亨村,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去世。
2、請說出武昌起義和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總統的日期。
答:武昌起義于1911年10月10日舉行。孫中山于1912年1月 1日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總統。
3、中山紀念堂的原址是什么? 紀念堂何時建造?
答:中山紀念堂的原址為清代撫標箭道、督練公所,民國時期為廣東都督府、廣東都軍署;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總統,總統府就設在這里, 后來總統府被廣東軍閥陳炯明燒毀。紀念堂于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建成。
4、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什么? 三民主義指的是什么?
答: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三民主義”是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5、中山紀念堂在建筑藝術上有什么特點?
答:(1)外形上為中圍傳統的宮殿式建筑,而結構上則采用鋼筋混凝士結構。(2)堂內看不到一根柱子。整個屋頂由四個跨度的型鋼結構桁架支撐。(3)屋頂鑲嵌有玻璃天窗,光線可通過嵌花玻璃射入堂內,故采光極好。(4)堂內沒有回音,觀眾在任何一個座位上都能清晰地聽到舞臺上的音響。
6、請簡介中山紀念堂的建筑設計師呂彥直。
答:呂彥直原籍山東,出生于天津市,1913年在清華學畢業,后留學美國康奈爾學學習建筑。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建筑設計師;除這座中山紀念堂外,越秀山上的中山紀念碑和南京的中山陵都是由他設計的。他于1929年5月在中山紀念堂建成前因患肺癌去世,時年36歲。
(江門市)開平碉樓
1、開平為什么會出現碉樓這種建筑?
答:開平是廣東著名的僑鄉:由于僑眷、歸僑的生活比較富裕,而明末清初時的社會秩序混亂,又因為開平地勢低洼,經常發生洪澇,故一些歸國華僑便興建了這種既有防匪功能又有防澇作用的集中、西建筑風格于一體的碉樓。
2、開平的碉樓有多少座?分幾類?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答:開平碉樓在鼎盛時期達3300多座,現存的碉樓經政府普查登記在冊的有1833座。從功能上區分,可分為家居用的“居樓”、村民共同集資興建的“眾樓”以及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樓”三類別;從建筑結構與用材上劃分分為石樓、三合土樓、磚樓、鋼筋混凝土樓。開平碉樓的主要功能是防匪,故它們的共同特點足門窗窄小,鐵門鐵窗,墻身厚實,墻上設有槍眼。
3、自立村是開平市碉樓最集中的村莊,現存的碉樓有15座。請列出其中的10座碉樓的名稱?
答:有銘石樓、龍勝樓、養閑別墅、球安居廬、云幻樓、居安樓、耀光別墅、竹林樓、振安樓、安廬、逸農廬、葉生居廬、官生居廬、瀾生居廬、湛廬。
4、開平現存的碉樓中最早建造的是哪一座?何時建造?
答:是赤坎鎮的迎龍樓,它建造于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
5、開平現存的碉樓中最高、最豪華的是哪一座?
答:是蜆(音Xiān)崗鎮錦江里村的瑞石樓,該樓有9層,高25米,占地92平方米,有“開平碉樓第一樓”之稱。
6、開平立園是一個什么地方?里面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答:開平立園是旅美華僑許維立先生歷時10年,至1936年建成的、集中國園林建筑傳統和西洋建筑風格于一體的花園別墅;里面的主要建筑有“泮立”、“泮文”等別型6座和碉樓1座,有“立園”牌坊和“修身立本”牌樓,還有“晚香”、“玩水”、“觀瀾”、“挹翠”4個橋亭和形如鳥籠的“花藤亭”等建筑。
(深圳市)世界之窗
1、簡介世界之窗概況。
答:《世界之窗》位于美麗的深圳灣畔,1994年6月建成開放,占地面積為48萬平方米。作為以弘揚世界文化精華為主題的型文化旅游區,它復制了130個世界著名景觀,這些景觀分別以1:1到1:100等不同比例仿真制造。景區按世界地域結構和游覽活動內容分為世界廣場、亞洲區、洋洲、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世界雕塑園和國際街共八區域,以集自然風光、歷史遺跡以及民俗風情、民間歌舞、型演出、高科技參與于一園,為游人再現了一個美妙的世界。
2、法國埃菲爾鐵塔的譽稱、建成意義及命名內容是什么?
答:埃菲爾鐵塔曾被稱為是“地球上最高的旗桿”、“最的電燈柱子”。它建成于1889年,是法國政府為慶祝資產階級革命勝利100周年和1889年舉行的世界博覽會而修建的,以設計者埃菲爾而命名。
3、法國凱旋門建立的意義?其中最杰出的浮雕內容是什么?
答:1805年10月2日,法國著名軍事統帥拿破侖在今捷克境內的奧期特里茨村,以7萬之眾擊敗了俄奧聯軍8萬多人,取得了輝煌的“三皇會戰”的勝利。其中最杰出的是:右側石柱上的《出征》(又名《馬賽曲》)浮雕,它是浪漫主義雕刻師弗朗索瓦呂德的石柱杰作。門內側刻有曾經跟隨拿破侖遠征的386名將軍的姓名。
4、尼亞加拉瀑布位于哪里?其寬度和落差各是多少米?
答:尼亞加拉瀑布是世界著名的瀑布之一,位于北美洲伊利安湖和安略湖間的布法羅城西30多公里的尼亞加拉河上。瀑布的總寬度是1240米,平均落差51米。
5、請簡述埃及金字塔保存狀況和最一座的概況。
答:雄偉的金字塔號稱是“世界八奇跡之一”,是埃及最令人神往的古跡。現在,埃及境內保存完好的金字塔有70多座,其中最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它興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塔高146.5米,塔底是一個邊長230米的正方形。
6、請簡述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建造及其布局。
答:這座外形奇特的歌劇院是丹麥建筑師耶爾恩烏特松38歲那年設計的。1959年動工興建,耗資1億多澳元,1973年落成揭幕。整個建筑占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歌劇院內有音樂廳、話劇場、電影廳、型陳列廳、接待廳、各種排練場、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餐廳、咖啡館等小廳室900多間。
(惠州市)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
1、請列舉出南昆山的主要植物種類。
答:南昆山足一個天然的植物寶庫:樹木種類多達二千余種,其中經濟樹木500多種,有穗花杉等古代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遺傳植物40多種,藥用植物有50多種,淀粉植物40多種,野生水果多達20多種,花卉植物有100多種。
2、為什么說走進森林對促進人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有其重要的作用?
答:森林不但可以保育土壤、涵養水源、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現代時尚天然氧吧,而森林中的氧氣負離子、植物精氣在治病、保健、療養等方面有著特殊的功能。而綠色總是給人以輕松、安寧、舒適的感受,所以,越來越多的城市人都向往森林生態旅游。
3、南昆山森林公園與其它森林公園不同之處在哪?
答:有“古代桃源今代存”之美譽的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與其它森林公園相比,南昆山的不同之處在于“山清水秀、氣新而涼、山高而無暑”。南昆山是個綠色的寶庫、動物的天堂、避署的勝地,叉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4、南昆山可謂是一個蘭花的世界,請列舉出生長在南昆山上(八種以上)蘭花的名字。
答:南昆山上有竹葉蘭、紅人蘭(橙紅玉風蘭)、苞舌蘭、金錢鳳蘭、紫葉金紋、兔耳蘭、墨蘭、廣東石豆蘭、流蘇貝母蘭、鐮翅羊耳蘭等。
5、南昆山野生茶樹“白毛茶”對人體健康有何益處?
答:據茶葉專家、教授研究,南昆山白毛茶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與普通茶葉相似,但咖啡堿和可可堿的含量則很特殊。普通茶葉咖啡堿的含量5.13%,可可堿量僅O.19%,南昆山白毛茶檢測出咖啡堿含量為零,可可堿的含量卻高達4.7%。由于不含咖啡堿,南昆山白毛茶可以免除茶葉對人體神經系統的刺激,使人飲后不會失眠,而且清熱解毒功效遠比普通茶葉高。白毛茶是一種具有藥物功效的珍稀茶種,常飲益于健康。
6、為什么要在南昆山開發、建設家庭旅館?
答:當地政府為了發展旅游業,充分調動群眾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確保南昆山這一“北回歸線上的綠洲”青翠茂實,永續利用,引導農民開發家庭旅館。南昆山家庭旅館與青山、綠樹、碧水、田野和古樸的村舍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幅恬靜優美的山水畫,給人別有洞天和世外桃源般的感受,享受家庭般的溫馨寧靜。
(東莞市)袁崇煥紀念園
1、請簡介袁崇煥的生平。
答:袁崇煥,東莞石碣鎮水南村人,明朝末年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他曾多次敗金軍,擊敗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阻遏后金南下,屢建奇功。后遭讒言誣陷, 崇楨三年八月被凌遲處死。他忠貞愛國,為后世敬仰,史學家稱之為“明朝第一將軍”。
2、請用一句詩詞來概括袁崇煥一生的寫照。
答:“寧為亙折劍,猶勝曲全鉤”。
3、請簡介偉人題字紀念碑上面刻錄的內容。
答:袁崇煥紀念園中正照壁是偉人題字碑,上面記錄的內容頗有來歷。北京是袁崇煥的蒙難之地,解放初期北京整理舊城區,要將城區古墓古祠全部遷出郊外。1952年5月14日柳亞于、章士釗、李濟深、葉恭綽四位民主人士上書毛主席,要求保留城內的袁祠袁墓,兩天后毛主席批示:請彭真同志查明處理,我意如無礙,袁崇煥祠墓應予保存。在國家領導人和有識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城內的袁祠袁墓才得以保存,并成為北京城區內唯一的中國人墓葬。我們現在看到的照壁,黑底金字,上面記錄的就是上述四位民主人士上書的原文及毛主席批示的原文。此外還有江澤民同志的“十六”上所作的有關民族精神的論述。
4、“一對癡心人,兩條潑膽漢”指的是誰?
答:指的是袁崇煥及其幕僚程本直。當年袁崇煥蒙冤被崇禎皇帝處決時,程本直曾請求與其一起受死,后人感其忠耿,稱他和袁祟煥是“一對癡心人,兩條潑膽漢”。
5、請簡介袁崇煥塑像。
答:袁崇煥塑像位于紀念園內點將臺的中央,高15米,是我國著名的雕塑家潘鶴年先生所作。塑像袁祟煥撫胸按劍,北視邊陲,仰天長嘯,壯志猶存,其神色印證了他臨刑時寫下的絕句:“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6、請簡介余義士一家的壯舉。
答:余義士是袁崇煥的部下,廣東順德馬崗村人。當年袁崇煥被冤殺后,余義士冒死偷回袁崇煥首級,在京城附近建造“廣東義園”,用來安葬袁崇煥遺骸。余義士臨終時立下家訓:死后要葬在袁崇煥墓旁,余家歷代子孫不得為清朝做官,不得回南方,耍世代為袁崇煥守墓并遵遁祖訓。爾后,余家共守墓17代至今370多年。2003年6月,余家第17代守墓人余幼芝女士的獨生兒子不幸遇車禍身亡。余女士夫婦將兒子骨灰葬在袁崇煥墓旁,長伴英靈。18代守護英靈的故事就此成為一曲感人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