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市總體規劃中城市現狀圖畫出的各類用地( )。
A.以大類為主 B.以大類為主,中類為輔
C.以大、中類為主,小類為輔 D.以大類為主,中、小類為輔
22.城市中工業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為( )。
A.15%~20% ]3.15%~25%
C 20%~32%D.25%~38%
23.我國第一次實現了經濟建設、城鄉建設、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規劃、綜合平衡的環境保護規劃是( )城市的污染綜合防治規劃。
A.山西省太原市 B.山西省靈石縣
C.甘肅省蘭州市 D.吉林省吉林市
24.有關地震的表述下列( )正確。
A.按照國家規定的該地區地震烈度的要求,地震烈度在6度和6度以上要考慮防震工程措施
B.按照國家規定的該地區地震烈度的要求,地震烈度在7度和7度以上要考慮防震工程措施
C.按所在地區受影響和受破壞的程度進行分級,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分為9個等級
D.地震烈度8度以上的地區建筑層數必須控制在3層以下
25.規劃期內抓建設的城市用地都應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擬建設的地區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應以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地域范圍一般控制在( )。
A.1公頃 B.3公頃 C.5公頃 D.10公頃
26.住宅進深在( )時,每增加1米,每公頃可增加建筑面積( )。
A.11米以下;1 000 m2 B.12米以下;1 200 m2
C.13米以下;1 300m2 D.14米以下;1 300m2
27.住宅區容積率是指( )。
A.住宅區總建筑面積/住宅區總用地面積
B.住宅區住宅總建筑面積/住宅區總用地面積
C.住宅區住宅總建筑面積/住宅區住宅建筑總用地面積
D.住宅區總建筑面積/住宅區住宅建筑總用地面積
28.居住區內道路機動車道最大縱坡為( ),但坡長不能超過( )米。
A.8.0%;50 B.8.0%;20
C.3.0%;20 D.3.0%;50
29.城市道路應分為(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貨運道路、客運道路、綜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區道路、居住小區道路、組團路、宅前宅后小路
30.城市機場的選址應( )為宜。
A.使跑道軸線方向盡量避免穿過市區,且與城市主導風向垂直
B.使跑道軸線方向最好與城市側面平行或相切,且與城市主導風向垂直
C.使跑道軸線方向最好與城市側面平行或相切,且與城市主導風向一致
D.使跑道軸線方向最好與城市側面垂直,且與城市主導風向垂直
31.城市道路系統規劃中,符合規劃要求的做法是( )。
A.城市道路的走向應有利于通風,最好與夏季主導風向垂直
B.城市道路路線轉折角大時,轉折點宜放在交叉口上,不宜設在路段上,既可豐富道路景觀,又有利于交通安全
C.當道路設計車速大于50公里/小時時,必須設置中央分隔帶
D.應根據交通流量大小確定道路紅線寬度及道路斷面形式
32.萬噸級船舶停靠的岸線水深為( )m。
A.10 B.15 C.18 D.20
33.目前我國高速公路規劃國道主干線布局形式為( )。
A.七縱五橫12條線路 B.七縱八橫15條線路
C.五縱七橫12條線路 D.八橫七縱15條線路
34.進行地震設防的城市,應保證地震發生后城市道路和對外交通公路的暢通,并符合規劃設計要求,但以下( )不妥。
A.道路網中宜設置小廣場和空地,并結合道路兩側的綠地,劃定疏散避難場地
B.路面不宜采用柔性路面;道路立體交叉口不宜采用下穿式
C.干路兩側的高層建筑應從道路紅線向后退10~15米
D.新規劃的壓力主干管不宜設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車行道下面
35.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巴西是一個較窮的農業大國,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城市巴西利亞,是為了促進內陸地區的發展,這是運用了( )理論。
A.城市增長極核理論 B.經濟部類理論
C.城市“對流”作用和“輻射”作用D.城市全球化理論
36.( )城市的城市規劃被稱為第一份城市范圍的總體規劃。
A.巴黎 B.倫敦 C.紐約 D.芝加哥
37.( )設計的美國紐約中央公園為代表的公園和公共綠地的建設實現了城市美化的理論。
A.伯漢姆(D·Burnham) B.西諦(Sitte)
C.奧姆斯特(F·L·Olmsted) D.豪斯曼(George E·Haassman)
38.城市總體規劃的成果內容為( )。
A.總體規劃文本、總體規劃的主要圖紙
B.總體規劃文本、總體規劃主要圖紙、總規階段各項專業規劃圖紙
c.總體規劃文本和附件、總體規劃主要圖紙
D.總體規劃綱要、總體規劃文本、總體規劃主要圖紙
39.下列關于交通和運輸之間關系的論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的運輸活動都會產生交通
B.所有的交通行為都有運輸活動的產生
C.交通與運輸是同時發生的活動行為
D.運輸是在交通行為之后發生的
40.城市道路交叉口豎向規劃的處理原則有以下方面,但( )為不妥。
A.主要道路通過交叉口時,其設計縱坡保持不變
B.同等級道路相交時,兩相交道路的縱坡保持不變,而改變它們的橫坡,一般是改變縱坡較大的道路的縱斷面形狀,使其橫斷面與縱坡較小的道路縱坡一致
C.主要道路與次要道路相交時,主要道路的縱橫斷面均保持不變,次要道路的縱坡應隨主要道路的橫斷面改變,而次要道路的橫斷面應隨主要道路的縱坡而變
D.為了保證交叉口排水,豎向規劃時至少應將一條道路的縱坡離開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