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7頁
21.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的對象是()。
A.城市規劃區內土地的使用
B.城市建成區內土地的使用
C.城市市區內土地的使用
D.城市行政轄區內土地的使用
22.被譽為“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是()。
A.濟南B泉州C.福州D.蘇州
2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的規定,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城改建必須堅持()原則。
A.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因地制宜
B有利生產、方便生活、促進流通、繁榮經濟
C.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
D.先地下、后地上
24.編制分區規劃的主要任務是()。
A.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確定研究分區規劃的重大原則,為詳細規劃提供依據
B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布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的配置作出進一步的安排
C.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確定分區范圍內各類不同使用性質用地的界線,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及有條件允許建設的建筑類型
D.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分區內建設條件分析及綜合技術經濟論證
25.在城市規劃區內()在編制、審批項目建議書和設計任務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時,需要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A.完全是新建的工程項目
B一般是擴建工程項目
C.應當是改建工程項目
D.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
26.《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適用范圍是()。
A.所有從事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交易,實施房地產管理
B城市行政區內的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交易
C.城市建成區內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交易
D.在城市規劃區國有土地范圍內取得房地產開發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從事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交易,實施房地產管理
27.()部門全面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規劃和建設。
A.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B.風景名勝區所在地市人民政府
C.風景名勝區依法設立的人民政府D.風景名勝區所在地旅游部門
28.行政領導者應負的責任包括()。
A對任命機關負有領導責任,對司法機關負有執法責任,對組織負有執行責任,對人民負有教育責任
B.對權力機關和上級行政機關負有執行責任,對司法機關負有法律責任,對組織負有領導責任、對人民負有服務責任
C.對任命機關負有執行責任,對法律負有執行責任,對政府負有執行責任,對人民負有管理責任
D.對上級行政機關負有執行責任,對司法機關負有法律責任,對組織負有領導責任,對人民負有管理責任
29.行政行為必須依照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行為程序合法必須()。
A.符合與該行政行為性質相適應的法定程序要求,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
B符合與該行政行為性質相適應的步驟要求,符合程序的普遍要求
C符合與該行政行為性質相適應的辦理順序要求,符合程序的特殊要求
D.符合與該行政行為性質相適應的時間要求,符合程序的某些要求
30.城市規劃管理的決策是一種()。
A.技術行為B.管理行為C.行政行為D.協調行為
31.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中核定容積率的主要依據是()。
A.建設項目基地及周圍建筑情況
B基地及周圍土地價位
33.根據實際需要,可以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綱要,它的編制是()。
A.在下達編制總體規劃任務前
B.在編制總體規劃前
C.在編制分區規劃前
D.在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前
34.改變停車場的使用性質應由()批準。
A.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準
B.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準
C.當地規劃管理部門同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準
D.當地城市監察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準
35.依據國家《自然保護區條例》,我國自然保護區分為()。
A.世界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B世界級自然保護區和地方級自然保護區
C一級自然保護區和二級自然保護區
D.重點自然保護區和一般級自然保護區
36.行政領導在整個行政管理系統中所處地位是()。
A.中心地位B主導地位C.關鍵地位D.領導地位
37.法律規范由三個要素構成,即()。
A.適用條件、當事人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罰則
B假設、處理、制裁
C.適用范圍、行為準則、法律責任
D.行為條件、行為準則、行為責任
38.城市規劃管理控制大致分為()三類。
A.微觀控制、宏觀控制、整體控制B.微觀控制、中觀控制、宏觀控制
C.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D.規劃控制、審批控制、實施控制
39.在臨時用地上建設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按規劃法規定是()的。
A.允許B.禁止C.可以D.視具體情況決定
40.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依據是()。
A.城市總體規劃
B.城市分區規劃
C城市發展計劃
D.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