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單選題:
1、 按聯合國的規定,凡( )就屬于老年型人口。
A 5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0%以上或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以上
B 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0%以上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以上
C 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0%以上或7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以上
D 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0%以上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5%以上
標準答案:B
解析:所謂人口老齡化是指60歲(或65歲)及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問題。按聯合國的規定,凡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0%以上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以上就屬于老年型人口。
2、 人口老齡化與( )關系最為密切相關。
A 出生率迅速下降
B 死亡率下降
C 人均壽命提高
D 經濟水平提高
標準答案:A
解析:人口老齡化是—個動態概念,它與出生率迅速下降密切相關。出生率越低,人口老齡化進展越快;反之出生率提高,人口就會向年輕化轉化。
3、 勞動力的供給于社會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會出現( )。
A 失業現象
B 勞動力不足
C 失業現象消失
D 各種可能
標準答案:A
解析: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時,可能產生三種情況解析:(1)勞動力的供給于社會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表現為一部分勞動力無法與生產資料相結合,勞動力未得到充分利用,這就出現失業現象。(2)勞動力的供給小于社會經濟對勞動力的需要,這時一部分生產資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現勞動力不足現象。(3)勞動力與生產資料互相適應,失業現象消失。
4、 ( )也可叫做結構性失業。
A 由于經濟因素的不協調而產生的失業
B 由于社會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的失業
C 由于自然界的條件變化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的失業
D 引起經濟結構,甚至社會結構變動的失業
標準答案:D
解析:科學技術的進步,會引起生產和勞動結構的變動。使用新的生產設備、生產方法、新的材料或組織新的生產過程,改善經營管理,都會更加節約勞動力而引起一部分勞動力的失業。這就引起經濟結構,甚至社會結構的變動,這類失業也可叫做結構性失業。
5、 在研究貧窮問題時,一些研究者企圖制定一個比較固定的標尺以衡量貧窮。這就是所謂( )。
A 失業率
B 基本生活保障
C 貧窮線
D 救濟金
標準答案:C
解析:資本主義國家的學者,自19世紀開始,對貧窮進行了比較認真、嚴謹的調查研究。一些研究者企圖制定一個比較固定的標尺以衡量貧窮。這就是所謂的“貧窮線”,在這條線之下,就開始有了貧窮;在這條線之上,貧窮就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