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傳聞
樓市新政或出臺
近日,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會長聶梅生透露,由住宅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提出的房地產市場新政有望下月推出,多部門聯合擬定的新政內容包括部分取消對第二套以上購房提高首付比例和利率的限制,下調相關稅費以及延長個人房貸償還期等。
隨后,中央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制定全國性房地產市場“回穩”政策的說法甚囂。除了以上所說內容外,還包括允許地方政府自行救市;降低房地產交易有關稅率;鼓勵改善性住房需求等。更有消息人士透露,實際上所有擬出臺政策都已準備完畢,如果市場條件具備,可以隨時推出。在這些新政中,稍有模樣的是“二套房貸新政”,有消息稱,該政策可能是最快出臺的。
期盼
增強樓市信心
“現在市場觀望情緒非常重,許多人看了半年還沒下手,就是對樓市未來沒信心,這些政策的出臺雖然不會對樓市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對恢復樓市信心是有一定作用的。另外,對于樓市來說,管不管用單說,有‘政策’就比沒有強。”雙建房地產公司副總肖峰對記者。至于政策、特別是二套房貸新政會是什么樣,按照肖峰的分析,去年的提高首付利率的“927二套房貸”從嚴政策不會一下子全部取消,“可能會對第二套房貸家庭的確認標準放松一些。”肖峰說。我愛我家副總胡景暉也說:“以前只要有過貸款記錄的,再買房就算第二套了,新政可能會改為還完款或賣掉房后,就還可能享受首套貸款的低首付和低利率了。另外,還款時間可以再延長一些等等。政策會一點點放寬。”
胡景暉也認為,這個政策對樓市最大的影響是在信心層面,也可能會對自住升級換代型的購房者有一些實際影響。
影響
難改樓市方向
對于這些政策,對房地產業的利好、促進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實際影響如何,業內均持謹慎態度。中原地產華北區董事總經理李文杰說:“對于目前樓市來說,通過政策增加樓市信心、刺激購買欲能否帶來實際效果還要等政策出臺后,觀察一段時間才好下結論。但整體上,購買行為等于購買需求加購買力,上半年,我們認為樓市成交量低主要是購買需求下降,但現在,‘金融海嘯’來臨后,購買力也出問題了。如果人們對未來收入不確定,對房價沒有支付能力,有需求也不敢買了。”
也有專家指出,即便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拯救”樓市也并非拯救房價。中國指數研究院(華東)副院長陳晟認為,救樓市應該是救交易量,不是救房價,更不是救開發商。當前樓市調整,有外部調控和外部環境變化的原因,根本上還是其內在規律的表現,是前兩年房價過快過猛上漲的必然結果。要解開當前房地產市場的觀望“死結”,也需要開發商適度降價,讓房價回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