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上海臺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經理吳和志介紹,統計數據顯示,10月、11月該公司的二手房成交量呈倍數增長,而其中約60%-70%的購房者是“換屋客”,這些“換屋客”希望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他們多將居住空間由40多平方米改善成90平方米左右,同時市中心總價在60萬元左右的老公房也頗受他們青睞,當對這些“換屋客”有利的稅費、利率等政策出臺后,立刻激發了他們的購買欲望。
易居克而瑞(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林戈說,他發現新政出臺后,總價在300萬-500萬元的新房交易量反彈也很快,這些購房者看重政策對樓市所產生的整體效果,似乎已通過政策的“小暖風”嗅到了市場回暖的氣息。對此,易居上海房屋銷售有限公司業務部項目總監梁治輝也表示贊同,他說高端客戶對市場更敏感,相比7至10月的低谷,11月、12月別墅成交量開始抬頭。價格較低、面積較小的經濟型別墅特別受到關注。
明年“有危機但不悲觀”
很多專家都認為2008年是近年來樓市的分水嶺,市場成交量出現幅萎縮,房價特別是二手房價格下跌明顯,與此同時,政府頻頻出臺刺激樓市消費的新政。
2009年會不會是樓市的復蘇年呢?“有危機感但不悲觀。”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房地產中心教授顧建發對于未來仍保持信心,他認為從總體情況來看未來發展不會太壞,除了上海的建設力度依然強勁外,購房者的態度仍然比較理智,自住需求也在跟進。他預計明年最危險的應該是上半年,調整可能還將繼續,而明年下半年市場將有所好轉。
不過,顧建發強調,要想讓市場回暖必須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不能只靠政策扶持。在新政的支持下,消費者可以理性入市,而開發商也必須“配合”新政,部分項目可以適當調整價格或營銷策略,既惠及購房者,也符合開發商自身利益。
有多少新政可以期待
與會專家和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市場能否“起蓬頭”很程度上還要取決于還能有多少新政推出。
顧建發表示,11月以來出臺的首套房優惠以及二套房貸松綁政策表明樓市政策正在放寬,但是到底能放寬到什么程度呢?
顧建發說,目前政策的力度還沒達到2005年宏觀調控前的水平,至少二套房和二手房的營業稅還沒有全面放開。所以,新政的“牌”還沒有出盡。
此外,公積金作為買房的重要幫手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副研究員叢誠告訴記者,接下來公積金貸款的利率可能會進一步下調,此外,相關部門正在考慮提取公積金支付廉租房和經適房的租金,甚至商品房的租金。
[樓市點評]
政策只是破冰,回暖還需各方合力
隨著一系列房地產新政的推出,上海樓市成交量隨之脫離單邊下行軌跡,這似乎預示著樓市即將走出冰點。但是,房產交易量能否持續反彈,從而帶動市場真正回暖,還有賴于市場參與各方對政策積極回應所形成的合力。
目前市場參與各方在相互博弈,如果市場在無休止的遲疑中失去向上的機會,那么各方都會是輸家,而開發商將是輸得最慘的一方。由此看來,為各自利益,市場各方還需積極動作。開發商應讓價格適當回落,以便剛性需求者能夠適時地理性介入,加之政策的持續呵護,最遲至明年下半年,交易會重新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