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萬科老總王石日前在人民日報發文《危機讓我們回到原點》,指出2007年有兩個指標是有問題的,一個是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和家庭收入上升的差距越來越,還有一個是越來越多資金注入房地產,所以庫存越來越多,造成了量的積壓。這兩個指標越來越高,市場一定會發生變化。
在現在看來,這兩個指標也適用于2009年。房價高,造成兩個后果,一是買得起房的人逐漸減少,二是買了房的人消費能力急劇下降。至于社會眾多資金注入房地產,造成庫存多的現象,則是讓我們明顯看到:房地產市場里投機者太多,他們讓房地產市場呈現出虛假的繁榮影像。
當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波及中國,進而影響到實體經濟,一些地方虛高的房價逐漸回落,只是還有些地方政府仍在考慮自己的“錢袋子”,想方設法欲擺脫房地產市場的困境,這些地方的房價仍“猶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不肯露出“廬山真面目”。
1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明確表示,開發商會順應市場變化,調價促銷。許多地方政府也明確表示“不托市”。在北京兩會期間,北京市市長郭金龍指出,“恕我直言,你(開發商)房價漲得太離奇,老百姓不喜歡你!”“我不能托市,但我一定很重視這個產業。”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1月14日召開的政協會議上表示,“房價不能高,不能再漲了”,“上海未來減稅空間不,也沒有拯救房市的打算。企業需要依靠市場,走出一條應對金融危機的新路來。”深圳市長許宗衡也曾表示:“我們這個城市現在還沒有到需要政府對房地產實行救市的程度,我們仍然堅持依法、規范地引導房地產健康發展!”
北京、上海、深圳“不托市”,我們也滿懷信心期待著全國其他地方的“托市”之舉慢慢銷聲匿跡,一個理性的房地產市場在人們的期待中翩翩而來。北京市人代表、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在北京“兩會”期間表示,中國有五萬多家上市的房地產公司,其中近七成的企業財務狀況不佳,由于的經濟形勢不好,他們將撐不過今年上半年,紛紛降價銷售滯銷的住房。這應該也是房價現原型的一個前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