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春節前傳出的地產界力推房地產業搭上“十產業振興規劃”末班車的消息,如今有了更為實質的進展。
本報獲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部)日前匯集行業協會及多位業界人士的意見,起草了一份房地產產業調整規劃,內容包括對房地產各個領域、各個產品結構的發展調整規劃政策。
“規劃草案已經成型于部委層面,正待上報國務院,目前來看獲批的可能性較,”一位住房部官員對記者表示,“鑒于當前房地產行業的敏感性,部里將不以‘振興’的名義報送,是否列入‘十’之內還未能確定,具體出臺的時間也可能要等到3~4月份。”
“過去我國房地產業已經習慣以短期調控政策取代產業發展政策,這是相當不合理的”。一位權威人士對記者透露,住房部早在2007年便開始醞釀房地產業發展規劃。而此次恰逢中央提出產業振興規劃,是為房地產業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長期規劃的一契機。
最后一席之爭
據消息人士透露,國務院“十產業振興規劃”有望于本月底陸續審議完畢,對于第十項規劃,“除去房地產業有比較強烈的爭取意向之外,醫藥行業和能源行業是其最的競爭對手。”
1月20日,住房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邀請數十位行業協會負責人及業內人士召開會議,著重討論近期房地產政策出臺后的市場反應以及下一步政策走向。會上,包括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等行會組織紛紛提出,房地產行業應當爭取“產業振興規劃”的最后名額。
“行業協會及業界的意愿非常強烈。”一位參與此次會議的行業協會人士透露,會上住房部官員并未做出明確表態,但要求各協會就此“拿出幾套方案”。
“就拉動消費、刺激經濟的力度而言,還是要數房地產行業最。”另一位與會人士表示,房地產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長,帶動系數,其發展將極地促進建筑施工、建材、金融保險、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發展。
“沒有房地產業的振興,其他如鋼鐵、石化等產業的振興就可能落空,宏觀經濟也不可能真正走出底部。”該人士表示。因而此次會議形成的共識是:“為房地產業爭取振興規劃有較的可行空間。”
借機定調產業規劃
本報獲悉,根據部分業界人士建議,商業地產的發展規劃被重點提及,包括資金來源、金融產品創新等多方面內容。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過去關注較多的是住宅領域,商業地產的發展一直被忽視,產業規劃應當全面涵蓋各個領域,以保證產業結構的合理性。”
此外,相關協會還提出了進一步減免相關稅費、松綁外資投資限制等政策建議。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政策都是在房地產過熱階段的短期政策,如今整個市場環境已經不相同,投機資本的空間已經不,正是取消這些政策活躍市場交易的時候。”
然而,一位消息人士指出,當前國家已經針對房地產業出臺了兩輪刺激政策,其效果如何還需時間觀察,所以在眼下立刻將房地產業列入振興規劃的可能性并不。“各部委目前也處于觀望階段,對于房地產政策的走勢,或許要等到3~4月份才會有更清晰的認識。”
但據住房部人士透露,目前部委內部的意見是,是否掛上振興規劃的名義并不重要,關鍵是能否借此提出房地產業的產業規劃。
“當前我國房地產業并無明確的產業發展規劃,而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三定’方案中明確有‘提出房地產業的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的職能。”
“當前房地產政策均以短期政策為多,如果能夠明確提出產業發展規劃,將調控政策與產業政策明確區分開來,便能夠給市場一個明確的信號,讓各方能夠依此進行理性決策,這才是當前力爭產業振興規劃的更意義所在。”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