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只有銀行才最明白自己面臨的尷尬局面:盡管各銀行最的爛賬來自于房地產商,但是近期銀行卻紛紛受命于央行加了開發貸的力度。
據了解,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國內多家銀行近期已放出約636億巨額貸款給房地產商。而與此同時,幾乎所有上市開發商都開始籌備在資本市場再融資。
業內分析認為,雖然銀行放松了信貸,但還不足以支持房地產市場真正回暖,并且開發貸放松,真正受益的是那些地產鱷們,地產行業的整合將會加劇進行。
意見明確指出,進一步加對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特別是在建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做好對有實力、有信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兼并重組有關企業或項目的融資支持和配套金融服務。進一步強化了去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國十三條”中的信貸力度。
近日,中國農業銀行分別授信香港瑞安集團和世貿集團130億元和150億元;3月4日,SOHO中國獲得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各類授信和融資金額共計100億元;綠城集團也于近期獲得200億元授信額度;興業銀行北京分行、北交所、北京市華遠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置業三方近日在京簽訂“開發并購貸款合作框架協議”,其中,興業銀行提供第一筆6億元并購貸款給北京置業,北京置業將其中1億元用于長沙項目的收購。
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進銀企合作。3月28日,在北京豐臺區政府推動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北京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杭州銀行與總部基地(中國)控股集團簽訂了銀企合作協議,給予金融港建設項目1-3年期授信額度達50億元人民幣的信用支持。其中建設銀行15億人民幣,交通銀行10億人民幣,北京銀行15億人民幣,深圳發展銀行5億人民幣,杭州銀行5億人民幣。
“房地產企業的不良貸款太多,2008年底幾乎所有到期的開發貸都不得不延期,房地產行業恢復景氣,銀行才有望消除部分不良貸款,銀行也是硬著頭皮對地產商放貸,雖然這很矛盾。”一商業銀行信貸部經理告訴記者。
上市房企融資開閘
開發商除了從銀行獲得了新的開發貸支持外,還靈敏地感覺到資本市場對再融資開閘的細微動靜。
在央行和銀監會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資信條件較好的房地產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開展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拓寬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而對于政府有意松動房地產企業融資,上市房企早已有所覺察。
近日,保利地產率先公布了股東會通過公司擬定向增發80億元的議案,保利地產本次定向增發數量合計不超過發行前該公司總股本的20%,發行價格不低于15.89元/股,擬募集資金將用于旗下在建的8個地產項目。對此,保利地產董事總經理宋廣菊認為,保利的融資需求是基于企業正常的發展需要。雖然A股融資政策一直趨緊,但是對于經營狀況良好的房企的合理融資需求,證監會定會認真考慮。
萬科、SOHO中國、招商地產近日也紛紛表示不排除2009年動用資本市場賦予的融資功能。萬科地產總經理郁亮近日表示,公司于2009年將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考慮進行一次股權融資。
“不管資金緊張還是暫無資金之憂,幾乎所有的上市地產企業都開始籌謀在資本市場融資,畢竟這是上市地產企業緩解資金困境或者儲備糧草的重要渠道。”記者從一開發商處獲悉。
銀行出錢促地產并購
對于銀行對房企加信貸支持力度,SOHO中國董事局主席潘石屹又是歡喜又是憂,歡喜的是,可以從銀行獲得更多的資金用于并購重組,憂的是很多房企通過銀行信貸支持生存下來,使得SOHO中國難以通過浪淘沙獲得更多收購機會。
“政府對房地產商信貸和融資的支持,顯然給地產行業提供了堅強的資金后盾。但是作為銀行,更傾向于有選擇地支持信譽度高的優質地產企業,畢竟房地產市場價格還不穩定,行業還不景氣,銀行也要從控制風險的角度不能對開發商盲目支持。”華夏銀行一位負責人說,部分銀行對一些中小地產商還是報以避而遠之的態度。
京展擔保一地產分析師則認為,因為沒有一家銀行在2008年底向房地產商催債,所以部分負債累累的地產商還能堅持。但是,銀行目前放寬信貸,也是有選擇地支持型地產企業,這種寬松還不足以支持房地產市場真正回暖,但會有助于這些企業實力的進一步增強,占領市場和并購重組的能力也進一步增強。行業整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對一些資金實力較強的優質房企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會。
而銀行也看好地產行業下一步的兼并重組,除了五國有銀行之外,興業銀行也率先開閘并購貸款,為商業銀行增加了一個全新的業務品種。
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已經為開展并購貸款業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不急于推進,因為按規定銀行資金在并購交易資金中所占杠桿比不得超過50%,且并購貸款風險比較,因此將嚴格控制風險。
開發貸、融資雙雙開閘,房產商的江湖將會有一場怎樣的激烈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