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北京市崇文區花市大街附近的住戶們最近一定很高興:剛剛開盤的“國瑞城”公寓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3萬元以上,而其身邊的寫字樓幾乎沒有單價高于2萬元的。
一些慣于炒房的老房主們就會給身邊的小年輕們解釋說,住宅價比寫字樓都高,該是賺錢的時候了。
冷靜的房地產專家們則會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商住倒掛”。聯系之前的樓市“價漲量跌”的現實,他們會說:缺少實體經濟真正復蘇的支撐,房地產市場結構嚴重失衡,泡沫化的可能性在加劇,一定會勸說百姓不要輕易入市。
世界頂尖的國際物業顧問公司DTZ戴德梁行的一份報告顯示,北京樓市商住價格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現倒掛,部分地區公寓比同區寫字樓每平方米的價格高2萬元。而這樣的情況本來應該是正好相反。“一般情況下,同地段的寫字樓等商業地產物業價格應高于住宅30%左右。”DTZ戴德梁行華北區研究部經理魏東對媒體表示。
這樣的現象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部分區域均表現明顯。在北京寫字樓最為昂貴的CBD地區,該地區目前在售的御金臺項目的公寓售價已達5.5萬元/平方米,而位于同一地段的SK大廈售價僅為3.1萬元/平方米;在上海浦東金橋板塊,在售寫字樓聯創國際的售價為1.3萬元~1.7萬元/平方米,而同區域的金橋瑞仕花園網上參考價則為2.8萬元/平方米;位于靜安區的南證大廈成交價為2.6萬元/平方米,附近的中凱城市之光住宅買賣價格約5萬元/平方米。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83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4.8%。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6.4%;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23.5%;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30.6%。 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額增長78.2%,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分別增長37.1%和49.2%。住宅市場表現繼續優于商辦類市場。
其實,這種狀況由來已久。數據顯示,從2006年開始,住宅市場的成交均價漲幅開始逐步加快,并超越了產權式寫字樓的價格漲幅。
“‘商住倒掛’的現象不太正常。”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楊紅旭分析認為,住宅市場偏熱,住宅投資投機比重高于寫字樓,而商用辦公樓受經濟影響更大些是其主要原因。
“商用辦公樓的投資者對實體經濟的繁榮情況更為敏感,寫字樓主要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通過長期持有獲得投資價值。由于全球經濟整體不振,加之持有成本較高,投資者不會輕易投資,寫字樓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商用辦公樓租金和出租率一直下調。”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住宅市場需求旺盛,成交周期短,位于中心城區的住宅,由于稀缺性,導致供需的不匹配,導致住宅價格上漲。
“另外,‘商住倒掛’還與今年以來住宅市場率先回暖有關。”楊紅旭認為。據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最新調查顯示,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7%,這是自2009年3月份以來,房價環比第7各月連續上漲。
楊紅旭分析認為,“商住倒掛”的現象仍將持續。但現在應該是投資商辦的好時機,而住宅價格在四季度將持續高位震蕩,投資者對住宅投資關注情緒濃厚。
從市場的表現看來,投資資金已開始向商辦項目分流。DTZ 戴德梁行的統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出現回暖跡象,全市整體的空置率由上個季度的20.9%降至20.2%,下降了0.7個百分點。而全市的整體租金價格也有所上調,由每月每平方米139元升至每月每平方米148元,環比上升6.3%。同樣地,物業平均售價也從上個季度的每平方米29714元升至每平方米31726元,環比上漲6.77%。
在日前由上海社科院商業研究中心和SETV《今日房產》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商業地標峰會上,有專家認為,從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周期來看,商業地產往往會比住宅“慢一拍”,其啟動會比住宅晚一個周期,同樣當市場出現回落時,商業地產價格的調整也會晚于住宅市場。而現在有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回暖的跡象,所以有理由相信,商業地產將會成為下一波的投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