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房價,十年期間漲了近十倍,說一路飆升并不算過分。雖然中間也曾有過觀望,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螺旋式亢奮上升,而且似脫韁之馬,看不到頭。
年年房交會看房,年年抱怨房價高,但是買房的興致卻是一路高漲,尤其是今年,樓市如股市,漲得越快買的人越多,生怕趕不上這股風潮。買房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在杭州安個家,而是成為所有人必須要投資的一種理財產品。
[2007年10月房博會]
經過2005年、2006年兩年的宏觀調控,2007年杭州房價漲幅非常明顯。城中區塊,文教區標桿性樓盤銀馬公寓9月份新推1幢樓,成交價為24658元/平方米,而今年5月份,文教區房價還基本停留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新浙大區塊,耀江文鼎苑新推樓房價為1.4萬元/平方米。錢江新城區塊,新綠園開盤價達2.5萬元/平方米。縱觀房交會,除了余杭、蕭山、下沙、喬司還可買到萬元以下房外,其他區塊的房價已基本上漲到萬元以上或臨近萬元。
A. 房子越貴越想買
樓市狂吹“杭兒風”
對大學剛畢業沒幾年的小葛來說,現在買房,成了讓他最頭痛的一件事。本來沒有買房打算的他,被周邊同事、朋友逐漸熏陶,也覺得必須要去買套房,哪怕傾家蕩產,否則以后房價再漲,以他每年遞增的那點工資,遠遠跟不上房價的漲幅。
都說杭州有“杭兒風”,這樓市似乎也感染上了,別人買了我也要買,加劇供應緊張;房價漲了,更要追漲一下,免得踏空。這樣的購房心態一直揮之不去。
今年的房交會,自住、改善型需求的購房者和投資客各占了一定比例。而且很明顯的是,像閑林、新城北這些區域,價格相對便宜,是一些剛需自住型的購房者首選;還有的是賣掉了城里的小房子,來換取郊區的大戶型和優美環境。而投資客看重的是升值潛力,他們的熱門選擇是濱江、九堡、丁橋及申花板塊等,和很多自住剛需者不同,投資客一旦看好了,馬上下單。
B. 投資買房一年比一年甚
炒家的成本依然很低
在本屆房交會,溫州人包車來買房已不是新聞。通脹、貨幣貶值、保值……在這些字眼的刺激之下,本屆房交會,又有無數人想殺進市場做個投資客。
投資房產已成熱門金融工具。在杭州沒看到哪個人因為買了房子破產的。相反,如果在最初幾年買了房子的人,即使后面幾年收入沒有增加,僅靠換房,完全可以養活自己,而且房子越換越大。記者身邊就有這樣的人,最初住小套,經過七八年時間,目前已經變成了擁有兩套房子總價約200萬元的身家。
現在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因為通脹預期,手里的錢得變成有形資產才能保值。今年,寬松的貨幣政策及一系列房產稅費優惠政策刺激了房產消費,而最初由投資客帶動起來的上半年房價的瘋漲,使壓抑了許久的剛需短期內迸發,雙股力量共同推動房價快速上漲。
再到后來,到底是剛需還是投資,恐怕連購房者自己都說不清了。手里有錢先買房,大不了自己住,不想住,以后也可以賣掉賺一筆錢,很多人心里是這么想的。于是在今年下半年,幾乎每個手頭上有錢的人,想到的不是去投資實業,而是先買套房再說。采集者退散
炒房沒有有效的約束機制。房子原本是給人住的,但是目前已經成了一種投資手段,一個外地投資客手里也許有好幾套杭州的房子,就連杭州本地人,有一套房子后,也千方百計再買一套不同區域的房子尋求保值,這當然與今年的各項優惠政策分不開。現在的問題是,當時是為了激活樓市才推出的優惠政策,現在樓市已經相當火了,這個政策需不需要做些調整?
目前似乎看不到。二套房貸政策現在已從嚴,而稅費優惠政策到年底可能結束。很多投資客分析,房產的經濟帶動作用會再持續一段時間,因此房價不會掉下來,既然還要漲,當然要接著投資。
可是僅僅依靠房地產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只能是權益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