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和22日,北京土地整理儲備中心進行了7宗地塊的最后競價,最終有5宗地成交,而另外兩塊限價地,因為均未收到報價而流標。
此次成交的五宗地塊分別位于昌平區、豐臺區、通州區、順義區以及昌平區回龍觀。與之前經過數輪競價后方能成交的土地不同的是,這5塊地均只有一家企業報價,而且是以底價成交的,其中兩塊還是被其一級開發商拿到。
寒流籠罩市場
一位親臨競價現場的開發商說:“這兩天二樓競拍廳就沒有人了,剛成交的這幾個項目都是只有一家報價,不存在競價,到截止報價的時間,企業就直接和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簽署土地成交確認書了,所以都以網上的一手價成交了。”
據了解,昌平區東沙河中區住宅及商業用地,被它的一級開發商北京金隅嘉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樓面地價1919元/平方米競得,還有豐臺區花鄉樊家村住宅項目用地(四期),同樣被其一級開發商北京萬年&考&試大$花城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樓面地價7331元/平方米納入囊中。
“2007年,在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交易中心二樓的競拍廳可以看到很多開發商高舉著價格牌,參與土地項目的競爭。一塊地競價超過100次都是很正常的,招標的土地成交價也遠遠超出標底價。與去年火爆的土地交易市場相比,這兩天競拍廳真是空空蕩蕩。”
“目前北京樓市銷售慘淡,現金為王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房價下跌在擠壓利潤空間的同時,讓本來緊繃的資金鏈更加緊張。同時不清楚政策的調控方向,讓很多開發商不敢出手土地市場。”上述人士坦言。
沒那么幸運的是,大興區康莊限價商品住房(三期)、(四期)兩塊限價地,因為最終沒有企業報價而流標。
“流標在意料之中。”一位親臨競價現場的開發商直言,雖然樓面地價比較低,但與其他地塊相比,這兩塊地的位置比較偏。
“限價房開發過程中的諸多限制以及后期繁瑣的手續讓開發商不愿涉足限價房。”他一語道出開發限價房的苦衷。
據悉,大興區康莊限價商品住房項目用地,共分四期,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兩限房建設用地,總建筑面積約90萬平方米。
限價地延遲出讓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9月中,迫于托市的壓力由招標首次改為掛牌出現的順義區站前地塊、豐臺區盧溝橋地塊,以及昌平區回龍觀鎮居住及公共設施地塊,競價時間由原定的10月初,推遲到10月24日。
更重要的是,三塊地的限價房建筑面積都有所調整。由全部作為“限價商品住房”的出讓條件調整為部分“限價商品住房”,其余面積作為普通商品房。
上述開發商認為:“從招標改掛牌,到限價地中不得不規劃一些普通商品房,政府推限價地壓力不小。”
“不斷有限價地流拍,讓政府對推出限價地有很大的壓力。” &考&試大$一位接近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人士說。
另外,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網站顯示,北京今年還有40宗土地尚未推出,總供應面積達590多萬平方米,其中30宗擬于今年四季度推出。
對于如此大規模的土地放量,有市場人士比較擔憂。“北京此階段放量推地將進一步危害房地產市場穩定,地產商無力購買,最終部分掛牌出讓的土地難逃流拍噩運。”市場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