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東省農業廳獲悉,廣東醞釀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的試點工作業已展開,肇慶、清遠和高要等市將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引導和鼓勵農民采取多種形式流轉承包土地。
建立統一市場降低流轉成本針對廣東下一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深層次矛盾,此次試點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探索流轉形式、創新流轉內容、規范流轉管理和妥善解決撂荒土地等問題。
廣東省農業廳經管處處長耿靜超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與之前出現的自發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同,目前主要是為了探索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機構”,并在條件成熟后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為流轉雙方提供中介服務,制定土地流轉指導價。
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率先起步,廣東農村土地的流轉改革一直領先全國。
來自廣東農業廳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2月底,該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422萬畝(比2003年增加約100萬畝),占農村家庭承包面積的14.4%.其中,農戶自發流轉的面積146萬畝,占34.6%;經農戶同意并委托集體統一流轉面積276萬畝,占65.4%;土地流轉涉及農戶202萬戶,占家庭承包戶的18.2%.目前,&考&試大$廣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涵蓋了土地入股、出租、轉包、轉讓及互換等基本形式。其中,土地入股占據最大比例,流轉面積為151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35.9%;而出租則成為土地流轉中比較常見的形式,占流轉總面積的29.5%.以土地入股組建股份合作組織的佛山“南海模式”,已成為全國多個地方土地流轉制度的“藍本”。目前,佛山已建立的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達到2957個,設置股權750萬份,其中土地股份數609萬份,入股土地面積102萬畝。佛山市農業局有關人士向本報表示,2007年該市農村人均股份分紅1528元。
盡管如此,目前廣東尚未形成統一規范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廣東沿海地區的自發流轉所占的比例高達60%以上。對此,耿靜超表示,這種以自發為主的土地流轉影響到農村土地在更大的范圍和更高的層次上進行流轉,造成流轉資源緊缺與相對過剩并存的被動局面,而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將是推動農村土地進入市場流轉的重要環節。
托管承包,代為流轉廣東省農業廳上報國家農業部的一份調研報告認為,由于缺乏統一的農村土地流轉管理信息系統,土地流轉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時有效溝通,土地供求雙方難對接,導致土地流轉的成本高,土地資源配置的效率低。
為促進這一市場的形成,廣東在肇慶、&考&試大$清遠和高要等市推行的試點工作正在引導和鼓勵農民采取多種形式流轉承包土地,這些形式將涉及托管承包和代為流轉;允許土地流轉受讓方對通過轉包、出租、轉讓、互換等方式取得的土地經營權進行再流轉;引導集中成片流轉承包土地和發展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建立合理的承包經營權退出機制,鼓勵長期外出遷入城鎮并有穩定職業和固定住所的農民自愿放棄承包土地,也成為此次試點探索的重要任務。自愿放棄承包地的農民,也有望獲得政府給予的補償、補助和相關社會保障待遇。
而境外農業生產企業也可進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經營主體的范圍。廣東省農業廳方面表示,農村土地流轉的受讓方既可以是境內的承包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企業、城市工商企業、事業法人或者城鎮居民,還可以是境外農業生產企業。
據介紹,對撂荒一年以上的承包土地,集體經濟組織將按規定組織代耕,代耕收入歸代耕者。對失去聯系農戶的撂荒土地,集體經濟組織將代為流轉,流轉收益歸原承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