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是11月初,但今年的土地市場依舊沒有火起來。據統計,截至目前,杭城共出讓土地1048畝,僅為去年全年放量的1/6.有專家直言,依照這樣的速度,且在這樣撲朔迷離的樓市條件下,今年土地成交量已注定大大縮水。
土地成交量注定縮水
截至10月底,杭城共出讓土地28宗,共計1048畝,相比于去年全年81宗土地、6044畝的成交量,少得可憐。
首先從價格方面看。去年同期,整個杭城樓市連同土地市場一起,&考&試大$怎是個“火”字就能形容:出讓現場火爆、地王價格頻出,樓面價爬上15000元/平方米也不足為奇。而今年,雖然讀地手冊已有兩期出爐、“待嫁”土地不在少數,但杭城僅有28次土地出讓卻多以無競價成交收尾,樓面攀上萬元的也僅有4次,其余樓面價格基本維持在3000-6000元/平方米之間。
再看“寶地”的爭奪。與去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在業內贏得口碑的幾宗寶地甚至鮮有開發商問津,其中濱江房產以5000元/平方米的價格無競價拿下重機廠地塊的現實,使不少業內人士不得不感嘆“很驚很雷人”。
年初綠城在蔣村“火了一把”的事實已成為不折不扣的“煙霧彈”,留下的僅有眼下的冷清。
另據市國土資源局網站信息顯示,今年的最后兩月時間內,并無大量推地的跡象。為此,已有業內專家直言:“今年土地成交量已注定縮水。”
各方還需等待大環境回暖
縱觀杭州歷年的土地出讓數量,資料顯示,2003年推出了4937畝,2004年的2893畝,2005年的3367畝,2006年的3692畝,再到2007年的6044畝,則到達了土地供應的高峰。&考&試大$今年樓市的急速下挫,顯然使土地市場也遭受牽連。
對于今年土地市場的不濟局面,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處處長祝軍坦言:“即使出讓場面并不好看,但杭州市場依舊穩定,我們仍會按照市場需求來調整推地節奏。”祝軍表示,政府并不會一味促動市場,而會采取措施以推進調整,并給予開發商鼓勵。
據悉,在前不久出臺的“24條新政”中,政府已明確提出“適度調整房地產經營性用地出讓價款支付期限”、“放寬建設項目開、竣工期限”、“放寬新出讓地塊地價款支付期限和比例”等三項有關土地方面的扶持政策。&考&試大$“在我看來,這樣的政策力度已經非常大了。”祝軍說。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土地市場受樓市影響是不爭的事實,在開發商被推向資金風口浪尖的同時,其對土地市場、對整體樓市的信心及預期正是左右其拿地動作的關鍵。“在這樣的市場下,土地成交量縮水僅是樓市的一個縮影。各方始終還需等待市場大環境回暖,這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