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超限超載車輛現已成為道路一‘殺手’,公路橋梁建得再好,也經不起超限超載車輛的重壓,現在我們的路橋已不堪重負。”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副局長陳求榮今天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據統計,近三年來,超限超載車輛對我省公路和橋梁造成的損失估算在3億多元,平均每年損失1億多元。
有關專家稱,超限超載車輛對路橋的危害已顯而易見,這些車輛通過輪胎的強壓對路面形成巨破壞力,使路面出現鼓包、沉陷、龜裂,可導致橋梁、涵洞斷板、坍塌,縮短公路使用壽命,人為增加公路養護成本。我省現已檢查發現四類以上危橋有121座,其中有嚴重安全隱患的危橋16座。
公路方面,海文高速公路左幅,西線高速公路昌江段、九所段,海榆西線,陵水曲新線、祖南線、文群線、陵英線、牙谷線,文昌文蓮線、靈文嘉線,定安云文線、寶南線,東方新線、東公線、新線等路面受損嚴重。
省公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隨著我省一批基礎設施和開發項目的相繼開工,型和特型超限運輸車輛也日益增多,僅在三亞地區就有30輛左右的22輪六軸車。按規定,公路上行駛的車貨總重不能超過55噸,但此類車車貨總重往往超過90噸,最高達130多噸,超限一倍多,導致我省的公路和橋梁遭受嚴重破壞,致使部分路段受重壓損壞后不得不提前中修,一些橋梁也提前成為危橋,公路和橋梁的使用壽命打折扣。
此外,因受利益驅使,車主故意超載,加上路政執法人員不足、經費短缺,以及缺乏強制性執法手段等原因,全省治超工作仍困難重重。據統計,截至2008年,我省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8000多公里,其中國省養里程5700多公里(含高速公路660公里),但是我省路政執法人員僅202人,執法人員嚴重不足,執法設備也陳舊落后,加上長期來無固定治超站,導致路政執法人員在流動治超過程中,經常遭遇司機拒不接受檢查、故意堵塞交通、強行闖卡,甚至暴力抗法等情況,治超工作陷入了異常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