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某大橋工程的創優,完成項目經理部的預期目標,搞好項目的每一個分項工程,結合處的質量管理目標和項目的實際情況,制訂如下質量保證措施:
1、
嚴格執行路橋規范的有關規定、設計要求以及監理、業主方對T梁預制安裝的要求;按照項目部的貫標體系運作管理T梁預制安裝施工。參與項目施工的全體員工,必須堅持“信守合同,保證質量,追求更好,用路橋人智慧雕塑時代精品”的質量方針,嚴把各工序的質量關。
2、
建立T梁預制安裝施工的質量管理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和安全保證體系,嚴格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安全保障,從行政上、技術上保證T梁預制安裝施工安全高效高質量地完成。
3、
加強職工技術培訓和考核工作,做到關鍵工種持證上崗。
4、
實行層層技術交底制度。技術交底內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質量標準、施工期限及安全措施等,并做好記錄,使參與施工的各級人員,、都明確各自的職責。
5、
重復使用的模板應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狀尺寸準確,不漏漿,有足夠的剛度、強度等。澆筑混凝土之前,模板應涂刷脫模劑,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脫模劑應采用同一品種,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變色的油料。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和預留孔洞須安裝牢固,位置準確;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時方可拆除側模,混凝土達到所需強度時間必須通過試驗決定。
6、
T梁預制所用鋼絲、鋼絞線、錨具、夾片等進場后必須在監理工程師的見證下隨機取樣,進行試驗,合格的產品才能使用。張拉的千斤頂與油泵及油泵壓力表應配套校驗。張拉機具應由專人使用、管理,并應經常維護,定期校驗,使用時的校驗期限應視千斤頂情況確定。一般使用超過6個月或200次以及在千斤頂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正常現象,應重新校驗。張拉時強度不應低于設計規定和技術規范要求。預應力筋應分批分段對稱張拉,張拉順序符合設計規定。預應力筋的張拉方法和控制應力符合設計要求,張拉時,應使千斤頂的張拉力作用線與預應力束的軸線重合一致,錨固時應在張拉控制應力處于穩定狀態下進行錨固階段,張拉端預應力筋的內縮量,不應大于設計規定。
7、
張拉完畢后應盡早壓漿,其壓入的水泥漿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間,水泥漿自調制至灌入孔道的延續時間一般不宜超過30-45min,壓漿過程中應經常攪動,壓漿應緩慢均勻進行。壓漿時,每一工作班應留取不少于3組的7.07×7.07×7.07cm立方體試件,標準養護28d,檢查其抗壓強度作為水泥漿質量的評定依據,T梁的移運和吊裝必須在孔道水泥漿強度達到設計規定。
8、
澆筑混凝土前,并應檢查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坍落度,嚴格按照設計標號配制攪拌混凝土;混凝土的振搗時,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預埋件,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模板鋼筋、預埋件等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T梁混凝土試塊的制作由專人負責,現場T梁指派專人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