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1.目的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以標準的摩擦系數測定車測定瀝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橫向力系數,測試結果可作為竣工驗收或使用期評定路面抗滑能力的依據。
2.儀具與材料本試驗需要下列儀器設備:
(1)摩擦系數測定車:SCRIM型,主要組成如圖9.19所示,由車輛底盤、測量機構、供水系統、荷載傳感器、儀表及操作記錄系統、標定裝置等組成。測定車應符合下列要求:1)測量機構:可以為單側或雙側各安裝一套,測試輪與車輛行駛方向成0角,作用于測試輪上的靜態標準載荷為2kN。測試輪胎應為3.0(0--20的光面輪胎,其標準氣壓為0.35MPa±0.01MPa。當輪胎直徑減少達6mm時(每個測試輪約測350~400km需更換),需要換新輪胎。2)測定車輛輪胎氣壓應符合所使用汽車規定的標準氣壓范圍。3)能控制灑水量,使路面水膜厚度不得小于lmm。通常測量速度為50km/h時,水閥開啟量宜為50%,測量速度為70km/h時,宜為70%,余類推。(2)備用輪胎等備件。
3.方法與步驟
(1)準備工作1)按照儀器設備技術手冊或使用說明書對測定系統進行標定。儀器設備進行標定、檢查時,必須在關閉發動機的情況下進行。標定按SFC值10、20、30、……、100的不同檔次進行,滿量程為100時的示數誤差不得超過±2。2)檢查橫向摩擦系數測定車系統的各項參數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外部警告標示是否正常。3)貯存罐灌水4)將測試輪安裝牢固且保持在升起的位置上。5)將記錄裝置處于正常使用狀態,安裝足夠的打印紙。打開記錄系統預熱不少于lOmin。6)根據需要確定采用連續測定或斷續測定,以及每公里測定的長度。選擇并設定“計算區間”,即輸出一個測定數據的長度。標準的計算區間為20m,根據要求也可選擇為5m或10m。7)根據要求設定為單輪測試或雙輪測試。8)輸入所需的說明性預設數據,如測試日期、路段編號、里程樁號等9)發動車輛駛向測試地段。(2)測定步驟1)在測試路段起點前約500m處停住,開機預熱不少于10min。2)降下測試輪,打開水閥檢查水流情況是否正常及水流是否符合需要,檢查儀表各項指數是否正常,然后升起測試輪。3)將車輛駛向測試路段,提前100~200m處降下測試輪。測定車的車速可根據公路等級的需要選擇。除特殊情況下,標準車速為50km/h,測試過程中必須保持勻速。4)進入測試段后,按開始鍵,開始測試。在顯示器上監視測試運行變化情況,檢查速度、距離有無反常波動,當需要標明特征(如橋位、路面變化等)時,操作功能鍵插入到數據流中,整公里里程樁上也應做相應的記錄。
4.測試數據處理測定的摩擦系數數據存貯在磁盤或磁帶中,摩擦系數測定車SCRIM系統配有專門數據處理程序軟件,可計算和打印出每一個計算區間的摩擦系數值、行程距離、行駛速度、統計個數、平均值及標準差,同時還可打印出摩擦系數的變化圖。根據要求將摩擦系數在0~100范圍內分成若干區間,作出各區間的路段長度占總測試里程百分比的統計表。
5.報告
(1)測試路段名稱及樁號、公路等級、測試日期、天氣情況、路面在潮濕狀態下的路表溫度,描述路面結構類型及外觀等。(2)測試過程中交叉口、轉彎等特殊路段及里程樁號的記錄。(3)數據處理打印結果,包括各測點路面摩擦系數值、行程距離、行駛速度,每一個評定路段路面摩擦系數值統計個數、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4)公路沿線摩擦系數的變化圖,不同摩擦系數區間的路段長度占總測試里程百分比的統計表。五、抗滑性能檢測中應注意的問題1.在使用擺式儀前必須按照說明書或者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J 058—2000)中的方法對擺式儀進行標定,否則所測數據缺乏可靠性。2.用擺式儀法測定時“標定滑動長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標定時應取滑溜塊與路面正好輕輕接觸的點進行量取。切不可給擺錘一個力,讓它有滑動后再量取,這樣標定,則滑動長度偏長,所測擺值偏大。3.在用手工鋪砂法測路面構造深度時,不同的人進行測試,所測結果往往差別較大,其原因較多,例如裝砂的方法不標準,攤砂用的推平板不標準,最主要的是砂攤開到多大程度為止,各人掌握不一。為了使測試結果準確可靠,在前面介紹時對容易產生誤差的地方都有明確的規定,且攤開時用“盡可能向外攤平使砂填人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空隙中,在地表面上形成一薄層”的提法。測試時應嚴格掌握操作方法中的細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