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共計××分)1.根據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當前我們國家切實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包括哪些內容。
2.簡要說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內容。
3.綜述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的職責。
4.簡述環境風險評價的基本內容。
三、案例分析,六選四。(共計××分,考生在六道題中選擇四道題來做,不必要按順序來寫,如果多選,則按照題的次序計算所選題。)(一) 水電規劃環評案例
西南橫斷山脈某河流流域總面積23590平方公里,干流長度423公里,天然落差2523m,水量豐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徑流量178立方米/秒,水能資源豐富,在該河流上游距離河口156公里處已經有一蓄水5.6億立方米的“龍頭”水庫。河段所在地區經濟不發達,流域總人口5.6萬人,涉及有兩個縣的14個鄉,國內總產值1.8億元。
為發展地方經濟,開發水電資源成為該流域的一個必然的選擇。根據該河流的形態、資源分布特點和龍頭水庫的蓄水位變化情況,水電部門做出了該流域梯級水電開發規劃,該規劃提出5個擬議訂方案,分別在河流的不同段開發4組可能的梯級開發方案,其中一個作為規劃的推薦方案,規劃中主要對不同梯級組的地質條件、水文泥沙情況、交通條件、動能經濟指標、水庫淹沒、工程樞紐布置、工程量以及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和論證,最后推薦的開發方案是“一庫5級”方案。
問題
1.該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重點是什么?
2.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的主要內容
3.規劃分析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4.列表表示該規劃環評的評價指標體系。
5.開展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需要涉及哪些機構或者部門?其作用是什么?
(二)非污染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案例:連云港至霍爾果斯國道主干線三門峽至靈寶(豫陜省界)段高速公路
項目工程概況:
1、項目依據(略)
2、建設規模(略)
3、主要技術指標(略)
環境背景
1、自然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河流水文;水文地質;地震
2、社會環境概況:文物古跡
3、生態環境:植被與動物;三門峽黃河庫區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水土流失概況
問題
1.分析上述題干缺少那些內容?
2.環境影響識別的內容包括那些?
3.請補充環境影響預測的內容?
4.應采取什么樣的環境保護措施 ?
5.環評結論應根據哪幾方面考慮?
(三)填埋場選址案例
某南方城市擬建危險廢物處置場,用來處置該市每年需填埋處理的約8×104m3的危險廢物,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危險廢物的收運系統,公用工程系統。危險廢物的穩定化、固化車間包括水泥固化、藥劑穩定、中和預處理、脫水預處理設施等。安全填埋場總容積134×104m3,服務期限15年,包括土方、邊坡工程、攔渣壩、防滲系統、防排洪系統、場區道路、滲濾液收排系統、地下水監測井等。污水處理車間,包括滲濾液處理裝置,一般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建設單位經踏勘、調查,提出2個擬選安全填埋場場址備選。
問題:
根據表(略)中給出的擬選場址初步調查情況,應選用哪個場址,并說明理由。(自己參考教材)
為進一步論證選址的合理性,還必須進行調查哪些基本情況內容。
簡述除廠址比選論證外,該項目工程分析中應關注的重點問題。
項目建設期,運行期可能造成的主要環境問題。
安全填埋場服務期滿并封場后,應采取的環境管理措施。
(四) 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
某機場建設項目位于環境空氣二類、噪聲二類地區,所在地區地表水及地下水環境功能區劃為Ⅲ類水體。項目主體工程由1條跑道、2條平行滑行道、4條快速出口滑行道及6條跑滑之間的垂直聯絡道組成。工程填方250×104m3、挖方445×104m3,堆載體土面區翻挖壓實95×104m3,土面區綠化土方215×104m3。各類排水溝總長31.6km。圍場路、消防車道和特種車道等道路總面積108670 m2。
問題:
1、說明機場地區環境空氣、噪聲、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評價中應執行的環境標準。
2、說明聲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的范圍、內容與方法。
3、說明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內容與主要方法,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的重點。
4、簡要說明該項目的評價重點和評價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污染型建設項目
某項目地處低丘地帶,山坡普遍為緩坡,一般在20º以下,丘與丘之間距離寬闊,連接亦無陡坡。據調查,納污水體全長約65km,流域面積526.2km2,年平均流量6.8m3/s,河寬20~30m,枯水期1m3/s,環境容量很小。項目所在地位于該水體的中下游,納污段水體功能為農業及娛樂用水。擬建排污口下游15km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約26km處該水體匯入另一較大河流,且下游15km范圍內無飲用水源取水點。工程分析表明,該項目污染物排放情況為:廢水42048m3/d,其中含CODCr為2323.6kg/d,BOD5為680.3kg/d,SS為1449.8 kg/d,NH3-N為63.62 kg/d;廢氣1230×104m3/d,其中煙塵1298.7 kg/d,SO219.9 kg/d。
問題:
1、確定水環境影響和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因子。
2、請制定一套合理的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監測方案。
3、簡要說明選用的水環境影響預測模式及其原因。
(六)燃煤發電廠項目
某市擬建設一個火力發電廠,規模為2×600WM的超臨界燃煤機組。項目總投資60億元,主體工程有:2臺1900t/h鍋爐,2臺汽輪機和2臺600WM的發電機。輔助工程有循環供水系統、灰渣場、沖灰系統、輸配煤系統等。配套工程包括有石灰石-石膏法脫硫系統和煙氣脫氮系統。項目主要的廢水為冷卻塔排污水,產量為660t/h;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為:二氧化硫0.4t/h,煙塵0.21t/h,氮排放量(以二氧化氮計)0.8t/h。
項目所在地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充沛;冬季干燥,夏季多雨,春秋干旱,全年主導風向為ENE。項目選址區位于山區丘陵地帶的礦區,距市區45Km,區內工業以煤炭、水泥為主,資源豐富。選址區南0.35km處有一村莊,東北8km處有一鎮,西偏北約16km為一市級森林自然保護區,北偏西18km處為區政府,東南約2.0km處有一河流,主要為農業灌溉。
問題:
1.該項目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指標包括那些?
2.在進行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是要對那些敏感點的大氣污染情況進行預測?
3.在進行大氣環境現狀監測調查時應布設幾個點,以及監測時期?
4.根據城鄉規劃,該項目選址地區屬于一般工業區和農村地區,廢棄排放執行什么排放標準?
5.項目建成后廠界噪聲應執行什么標準?排放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