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4頁
12.該煤矸石堆場大氣污染控制因子應有()
A.顆粒物
B.NOx
C.SO2
D.FE.CO
13.本項目主要環保目標有()
A.井田范圍內村莊
B.農田
C.宋朝古廟
D.白水河井田河段
14.生態評價中主要應做的工作包括()
A.地表沉陷區范圍和沉降濃度預測
B.生態恢復方案編制
C.地下水位影響預測
D.移民新村選址環境合理性論證
15.在編制環保措施時,優先考慮的措施應該是()
A.沉陷地帶復墾
B.控制水土流失
C.建設防風林帶
D.異地開墾土地
16.該項目環評中表征井田區自然環境現狀的技術圖件應有()
A.區域行政區劃圖
B.井田及周邊水系分布圖
C.區域地質構造圖
D.植被分布圖
17.對兩個自然村搬遷的環評中應論證分析的主要內容有()
A.新村環境保護措施
B.遷入地區的土地資源利用影響
C.搬遷地生態適宜性分析
D.新村對古廟的影響分析
18.礦井排出的疏干水可直接作為()
A.選煤廠生產用水
B.煤堆場和煤矸石堆場降塵用水
C.工業場地綠化用水
D.井下降塵用水
19.古廟保護可以采用的措施有()
A.搬遷移建
B.井田范圍將其劃至井田區外
C.拍照存檔后拆除
D.預留煤柱支撐
20.濃度超過4.5m的沉陷區面積約為1.8km2,該沉陷區合理的恢復和利用措施主要有()
A.工業建筑用地
B.復墾造田
C.建人工湖
D.開辟成水產養殖區
E.填平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