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項目(二)
?。?)營運期
線形廊道的阻隔和阻斷作用是公路、鐵路生態影響的主要原四,這種作用結果常常是長期、潛在、累積和不可逆轉的。
a.線路工程
線路工程主要指線路占地形成的條帶狀區域。
路基方案的影響:由于路基可以有全填、半挖半填、全挖等三種方式。也有路基高,低的差別,因此,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區、不同的地質(含水文地質)和不同的生態敏感類型地區,表現了不同程度的切割生境,阻斷和阻隔生態功能和過程的負面生態影響。
主要表現為切割生境,影響物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對動植物繁衍有一定影響。
b.橋涵工程
橋梁建成主要是與景觀的協調,在風景秀麗的地區要注意維護區域整體景觀資源的自然性、時空性、科學性和綜合性,橋梁體量小,色調配置要經過評價。
橋涵,尤其是過河橋需注意運輸危險物品風險。
c.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建成運行只要不改變地下水自然流態.進出口避免規模削山劈山,便可以減小穿山帶來嚴重的生態破壞.它的正面作用明顯。
d.站場工程
站場工程運行的生態影響與占地面積小、占地類型密切相關,站場是引進拼塊,呈規則的塊狀,是對自然系統的干擾源,需要規范站場人員的行為。一般來講,負面的生態影響是有限的。
注意: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
e.輔助工程和取棄土(渣)場
項目建成后,所有的臨時用地,包括取棄土場都已覆墾。這些地方的生物量可以恢復,但物種組成將有改變,這個影響可能在幾十或上百年消除,也可能永遠不會恢復所有的物種。
除生態影響外,交通運輸車輛運行過程產生的噪聲、廢氣,站場人員生活廢水、垃圾、也是項目運行期的污染源。
?。?)其他環境影響
公路建設對區域性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會有很的影響。公路使人口向交通干線集聚,會在一些地區形成新的集鎮或城市,從而根本性地改變區域的生態環境。公路修通,人流增加,許多原先難以到達的地方變得易于進入,這對自然保護區類的保護目標將產生負面影響.會增加人類干擾的壓力。
公路對景觀也有很的影響。一方面,公路建設可能會破壞值得保護的自然景觀,形成不好的景觀(如開山取石、棄土棄渣);另一方面,公路修通可使一些原來人類難以到達的景觀變得可望可及,增加其觀賞價值。
鐵路交通環評要點:
鐵路交通環境影響因素
鐵路交通項目有新建、增建二線、電氣化、增容改造等類型,其主要環境影響是生態、噪聲和站場污染,當涉及水源保護區時,水環境影響也是評價的主要內容之一。
一、施工期的環境影響分析
1、噪聲源(給出定量結果)
鐵路地基處理:打樁機、鉆孔機械、真空壓力泵和砼拌和機械。
鐵路路基填筑:推土機、壓路機、裝載機
2、空氣污染源(給出定量結果)
挖土、填土及泥土、水泥、石灰運輸、裝載、攪拌時產生的飄塵;
物料運輸產生的產生的揚塵;
物料堆放時被風吹起的揚塵;
3、水污染源(給出定量結果)
施工機械產生的跑冒滴漏的污油,雨水沖刷產生的油污染;
橋下的鉆渣可能污染水體;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可能污染水體;
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沖刷可能污染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