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變電及廣電通訊類
一、案例分析題
1.某電廠送出輸變電工程,東邊有高速公路,南面有村莊,總占地面積
10h㎡。工程安裝3組1000MVA單相自耦變壓器。主要設備有:主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高速接地開關、電流互感器、低壓并聯電抗器等。變電站用水采用自來水。項目跨越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公路立交、鐵路、磁懸浮鐵路、三級航道等,同時涉及沿線民房的拆遷工程。
1.本工程可能涉及哪些環保問題?
2.對于電磁污染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3.施工期污染有哪些防治對策?
正確答案:
1.本工程可能涉及哪些環保問題?
本工程屬超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運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為電磁場(含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無線電干擾)、噪聲和值班人員生活污水等;運行期無空氣污染物產生、無工業廢水產生、無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
營運期主要的環保問題在于運行期的工頻電場和噪聲對居民的影響;線路施工期對生態影響和水土流失的影響等。
2.對于電磁污染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變電站建設時,其設備、配件的設計使用和施工質量均會影響其建成運行后的電磁場水平,同時,隨著變電站運行時間的加長,高壓設備、配件等也會逐步老化、損壞和受到環境的污染,改變電場、磁場強度水平,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防護措施。
(1)合理設計并保證設備及配件加工精良
對于變電站設備的金屬附件,如吊夾、保護環、保護角、墊片和接頭等,設計時要確定合理的外形和尺寸,以避免出現高電位梯度點;所有的邊、角都應銼圓,螺栓頭也應打圓或屏蔽,避免存在尖角和凸出物;特別是在出現最大電壓梯度的地方,金屬附件上的保護電鍍層應確保光滑。
(2)控制絕緣子表面放電
使用設計合理的絕緣子,要特別關注絕緣子的幾何形狀以及關鍵部位材料的特性,盡量使用能改善絕緣子表面或沿絕緣子串電壓分布的保護裝置。
(3)減少因接觸不良而產生的火花放電
在安裝高壓設備時,保證所有的固定螺栓都可靠擰緊,導電元件盡可能接地或連接導線電位以減少接觸不良引起的火花放電。
(4)變電站平面布置和進出線方案
變電站進出線方向選擇應盡量避開居民密集區,主變及高壓配電裝置盡量布置在遠離居民側,變電站圍墻內建設綠化帶,附近高壓危險區域設置相應警告牌。
(5)線路走向選擇
本線路在選擇路徑時,應充分考慮沿線城鎮規劃、廠礦設施、交通、通信設施及居民區,為了少占走廊、少占耕地采用同塔雙回路鐵塔,將對環境的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可以使輸電線路大部分走在高速公路旁,減少占用
農田和拆遷民宅的數量,對拆遷的民房按照國家的規定予以安置。
(6)線路架設高度及電磁場控制
優化輸電線路的導線特性,如提高表面光潔度等,從而減小電暈強度和無線電干擾對環境的影響。
(7)線路交叉跨越
本工程線路在交叉跨越公路、通航河流及其他輸電線路,特別是磁懸浮鐵路和輸油管道時,應分別按有關設計規程、規定的要求,在交叉跨越段留出充裕的凈高,以控制地面最大場強,使線路運行時產生的電場強度對交叉跨越對象無影響。
(8)設置安全警示標志與加強宣傳
輸電線路鐵塔座架上應于醒目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標明嚴禁攀登、線下高位操作應有防護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項,以使居民尤其是兒童避免發生意外。加強對線路走廊附近居民有關高壓輸電線路和環保知識的宣傳、解釋工作。
3.施工期污染有哪些防治對策?
(1)對干燥的作業面適當噴水,使作業面保持一定的濕度;減少揚塵量。
(2)對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施工廢水,應在施工場地附近設置污水沉淀池,使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經沉淀后再溢流排放。
(3)開挖的泥土及建筑垃圾應及時運走或就地填埋坑洼地,避免長期堆放。生活垃圾也不應亂堆亂放,應及時清運,視不同情況合理處理。
(4)對于施工噪聲,原則上夜間不進行高噪聲的施工作業,混凝土需要連續澆搗作業之前,應做好人員、設備、場地的準備工作,將攪拌機運行時間壓到最低限度。
(5)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施工單位要做好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文明施工,并接受當地環保部門的監督管理。
(6)輸電線路走廊內被拆遷房屋的住宅基地及其他施工用地,在施工結束后應予以還田,以補償部分占用的農業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