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3頁
第七章 統計學知識與應用
(一)考試目的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統計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統計的術語、統計數據的搜集和整理、統計指標等知識在物業管理中應用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掌握:企業的職工管理統計,相對指標的計算,平均指標的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值,眾數)。
熟悉:統計調查的意義、要求及分類,統計調查方案的基本內容,統計調查方法,統計整理,相對指標的種類。
了解:總量指標的意義、特點及分類,平均指標的意義、特點及分類。
(三)要點說明
1.物業管理統計的研究對象
2.物業管理統計工作過程
3.物業管理統計的職能
4.物業管理統計調查的要求 .
5.物業管理統計調查的分類
6.物業管理統計調查方案的基本內容
7.物業管理統計調查表的結構
8.統計指標
9.總量指標
10.相對指標與結構相對指標
11.比例相對數
12.比較相對指標
13.強度相對指標
14.動態相對數
15.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
16.平均指標
17.幾何平均值
18.眾數
第八章 保險知識與應用
(一)考試目的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保險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保險的原理、種類,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保險險種及保險公司的選擇、物業保險等知識在物業管理中應用情況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掌握:風險和保險的聯系與區別,保險的基本要素及其職能和作用,保險的基本類型,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物業保險的原則,以及物業管理中涉及的主要險種及投保決策和保險公司的選擇。
熟悉: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保險合同的內容,財產保險合同、人身保險合同內容及種類,保險險種及保險公司的選擇,物業保險的重要意義及作用。物業保險的目的及注意點。
了解:保險合同的效力,財產保險、人身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的基本內容,火災保險的承包范圍、物業火險的投保范圍。
(三)要點說明
1.風險與風險管理及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
2.保險的要素與職能
3.保險的分類
4.保險合同
5.物業保險的原則、意義與作用
6.物業管理企業對于保險險種及保險公司的選擇
7.物業保險的注意事項
第九章 社會學知識與應用
(一)考試目的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社會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社會文化、個人社會化、社會組織、社會群體與社區等知識在物業管理中應用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掌握:社會組織的要素、特性、分類以及社會組織的運行和管理的基本內容,社會群體和社區的分類以及社區中的社會群體的作用。
熟悉:社會學的研究特點,文化的特點,社會化的特征及條件,物業管理企業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了解:社會學研究對象,社會學學習研究的方法和態度,居住小區社區文化的特點。
(三)要點說明
1.社會學的特征,研究對象,研究的方法和態度
2.文化的特點
3.社會化的特征及條件
4.社會組織的基本要素,運行與管理
5.社會群體的特征
6.社會群體研究的基本范疇
7.社區的基本要素
8.物業管理與社區文化
9.物業管理與社區組織
10.物業管理企業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1.物業管理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2.物業管理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努力方向
第十章 建筑工程知識與應用
(一)考試目的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建筑工程知識及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技能,以及對建筑構造、建筑材料和建筑識圖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掌握:建筑物的主要構造,常見建筑材料的種類及適用條件,建筑施工圖的內容。
熟悉:建筑物的分類,常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圖中的常用符號。
了解:建筑物的細部構造,材料的基本性質,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
(三)要點說明
1.建筑、建筑物及構筑物
2.建筑物按用途的分類
3.材料的基本性質:密度、密實度、孔隙率
4.材料的耐水性、抗滲性、抗凍性、導熱性
5.氣硬性和水硬性膠凝材料
6.水泥及其類型劃分
7.混凝土
8.建筑鋼材
9.熱軋鋼筋
10.防水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11.建筑工程施工圖的組成與常用符號
12.建筑平面圖的圖示內容
13.建筑立面圖的圖示內容
14.建筑詳圖
15.結構施工圖
16.建筑設備施工圖的組成
17.民用建筑的基本構造
18.三種常用的墻身防潮層構造的做法
19.隔墻
20.三種變形縫
21.樓板層的設計要求
22.平屋頂常用的兩種排水方式
第十一章 建筑設備知識與應用
(一)考試目的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建筑設備知識在物業管理實踐中的應用技能,以及對建筑給排水設備,通風、空調及供暖設備,供配電設備,電氣照明設備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掌握:建筑設備的分類;建筑給排水系統、暖通系統、供電系統和電氣照明系統的基本要求。
熟悉:建筑給排水方案的確定;生活、生產及消防給水系統的區別與聯系;給排水管材及附件;通風方案的確定;空調的使用與維護;供暖方案的選擇,供熱管道的補償器;供電系統的主要指標;常用電光源和照明燈具的工作特點。
了解:建筑設備的選擇、安裝。
(三)要點說明
1.建筑給水系統
2.建筑物內部給水系統
3.給水方案的技術參數
4.常用的給水管材的種類
5.配水裝置
6.給水附件
7.建筑排水系統及其分類
8.建筑排水管道系統的分類
9.常用的建筑排水管材的種類
10.設置污水泵、集水池和污水泵房的原因
11.屋面水排水系統
12.建筑中水系統
13.中水處理工藝及其處理流程
14.通風
15.機械通風
16.空調的功能
17.空調系統的三個組成部分
18.空調系統的分類
19.供熱系統
20.供熱系統的分類
21.供熱管道熱脹的危害及其處理
22.散熱器
23.電路的組成
24.交流電及其波形特征
25.供電系統的主要指標
26.建筑供配電系統的構成
27.配電箱的設置及分類
28.電氣照明
29.照明質量的基本要求
30.照明類型劃分
31.常用的電光源的分類
32.照明配電線路的組成
第十二章 建筑智能化知識與應用
(一)考試目的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建筑智能化系統基本知識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技能,以及對建筑智能化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掌握:報警系統、消防控制系統、保安監控系統等的組成及功能。
熟悉:智能建筑的特征、各子系統的內容。
了解:智能建筑的現狀和發展、智能建筑系統集成的功能、結構及系統設計與實現。
(三)要點說明
1.智能建筑、智能住宅、智能化小區
2.消防設備聯動控制
3.滅火控制系統的構成
4.保安監控系統的構成
5.閉路電視子系統的功能
6.防盜報警系統的構成及功能
7.出人口控制系統的構成
8.停車場管理系統功能
9.照明監控系統的分類
10.給排水控制系統的構成及功能
11.熱交換系統的構成及功能
12.空調控制系統的構成及功能
13.鍋爐供應系統監控方式
14.智能化建筑的集成控制系統的構成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