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土木工程材料是應用最廣、用量最大的材料。土木工程材料與經濟建設、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關。長期以來,土木工程材料主要依據建筑物及其應用部位對材料提出的力學性能與功能要求進行開發,而不顧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傳統土木工程材料在生產過程中不僅消耗大量的天然資源和能源,還向環境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固體廢棄物、污水等;某些土木工程材料在使用過程中還會釋放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廢棄后的土木工程材料被隨地堆放而成為新的環境污染源。目前,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和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目標,土木工程材料的生產、使用和廢棄都必須考慮其與生態環境的關系。
2.1 生態環境學基礎
2.1.1 生態系統與生態平衡
1.生態系統的基本知識
(1)生態系統的概念。一個生物物種在一定范圍內所有個體的總和在生態學中稱為種群。在一定的自然區域中許多不同種的生物總和稱為群落。任何一個生物群落與其周圍非生物環境的綜合體(或自然體)就是生態系統。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A.G.Tansley)首先提出了生態系統一詞。此后,著名生態學家奧德姆(E.P.Odum)于1971年指出:生態系統就是包含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環境的統一體,即,生態系統是一定空間內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的循環、能量的流動和信息的交換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
地球上有大大小小許多生態系統,大至整個生物圈、整個海洋、整個大陸,小到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個小池塘,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邊界有的比較明確,有的則比較模糊、主觀。它在大小和空間范圍上往往依據人們所研究的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或地理條件等因素而確定。
(2)生態系統的組成及關系。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是指系統內所包括的若干相互聯系的各種要素。生態系統是由兩大部分、四個基本成分組成的。兩大部分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環境,也稱之為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或者生命成分和非生命成分;四個基本成分是指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和非生物環境,其中前三者屬于生命成分部分,后者為非生命成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