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新型的鉆孔樁與深攪樁咬合式復合支護體系在地鐵明挖深基坑的應用,并采用彈性桿系有限元法對支護體系的內力及變形進行了分析,將理論值與實際值進行比較,得出實際值比理論值大的結論。
關鍵詞:支護結構,內力,變形,監測
鉆孔樁咬合深攪樁支護體系是一種新型的圍護結構形式,鉆孔樁為柱列式布置,樁與樁之間有一定的間距,為防止地下水并夾帶土體顆粒從樁間空隙流入坑內,在樁間設置深攪樁,柱列式鉆孔樁作為擋土圍護結構有很好的剛度,但是樁之間的聯系差,必須在樁頂澆筑較大截面的鋼筋混凝土冠梁加以可靠連接。鉆孔樁與深攪樁咬合支護結構強度及剛度均較大,且比地下連續墻造價低,具有施工噪音低、造價低、整體性和止水效果好等優點。
1、工程概況
南京地鐵奧體中心站~元通站區間隧道基坑支護結構方式為鋼筋混凝土鉆孔樁與水泥土攪拌樁咬合+內支撐聯合支護,基地采用深攪樁點狀加固,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基坑平均深度10.5m、寬13.1m、長1.4km,鉆孔樁樁長19.5m.區間范圍內自上向下土層構成分別為人工填土、淤泥質填土、粉質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
區間場地地面多為農田及池塘,淤泥質粉質粘土層厚均在29m以上,該土層處于流塑狀態,其工程地質性質表現為“三高一低”,即高靈敏度、高壓縮性、高含水量、低強度等特性,因此施工中必須著重進行監測與分析。
2、支護體系內力及變形分析
彈性地基桿系有限元法假設地面上(基底以上)擋土結構為梁單元,基底以下部分為彈性地基梁單元,支撐為彈性支撐單元,荷載為主動土壓力和水壓力。
2.1 計算模型及數據
把擋土結構沿豎向每隔1m劃分為一個單元。為計算簡便,擋土結構的截面、荷載突變處、彈性地基基床系數變化段及支撐或錨桿的作用點,均作節點處理,支撐按彈簧處理,主動側土壓力和水壓力為事先假定,被動土壓力按土彈簧考慮。采用總量分階段計算圍護結構內力。
(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