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出筒裝生料砂漿技術方案的原由
近年來,在建設工程施工中,推廣應用預拌砂漿、干粉砂漿,統稱預拌(商品)砂漿,有了可喜的進展。但在日常工程質量監督檢查中發現,當前的在建工程特別是市郊的中小型工程項目,應用預拌(商品)砂漿的覆蓋面不廣、使用率不高,有的區域尚處于空白狀態。究其原因,經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有幾種情況已不同程度地成為影響建筑砂漿商品化進展的難點。
1、預拌(商品)砂漿成本問題。
由于預拌(商品)砂漿成份配比中摻加料、外加劑較多,生產工藝處理環節多,預拌砂漿進場應用環節輔助措施多,因此,出現實際應用成本較高的現象。但當前建設工程特別是郊區中、小型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確定,對應預拌(商品)砂漿與傳統現場攪拌砂漿的增差價尚未引起重視。
2、預拌砂漿的應用問題。
由于砂漿的應用特別是砌筑砂漿、抹灰砂漿目前還都是手工操作,操作人員單位時間內用量少、消耗慢。因此,砂漿的隨拌隨用工藝早已成為砂漿應用技術的一般規律。當前面臨的問題是,預拌砂漿用攪拌運輸車運至施工現場后,如何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以確保在較長、較慢的施工過程中,砂漿不離析、不泌水,砂漿中水分不蒸發,砂漿不凝結。按照有關規定,預拌砂漿進場后必須儲存在不吸水的密閉容器內。但該密閉容器應有哪些構造措施和運作方法,才能確保砂漿的流動性、保水性和可操作性,已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3、預拌砂漿的質量檢驗和質量處理問題。
按照新版國家建筑工程系列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砂漿中若摻入緩凝劑等外加劑,應先檢驗和試驗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如果摻入有機塑化劑之類的外加劑,還應有砌體強度的型式檢驗報告。當前,預拌砂漿中普遍摻有緩凝劑之類的外加劑,能否切實做到上述規定要求?如在專業生產單位已經檢驗和試驗,到了施工現場是否還需進行復驗、復試?如何操作?預拌砂漿進場后,若出現嚴重泌水現象,或砂漿稠度失控現象,按規定要求必須進行品質檢驗或砂漿重塑處理,對此如何具體實施和控制?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具體問題。
4、干粉砂漿的保質問題。
按規定干粉砂漿的保質期為3個月。超過3個月后如何處置?有的檢測單位提出,因為干粉砂漿中各材料成份已經攪拌混合,若要進行質量檢測,應檢測哪些項目和內容,采用哪種檢測方式和方法,檢測結果如何判定處理等,也是急需明確的實際問題。
上述問題,已引起工程建設參與各方不同程度的反響和關注;也已引起有關各方和專業行家的重視和關心。為了積極推進建筑砂漿商品化的科學發展,本著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原則,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探索,立足于改善和優化建筑砂漿商品化供應技術,特提出筒裝生料砂漿技術方案或稱簡裝生料砂漿技術工藝。擬將該技術作為建筑砂漿商品化的一種新工藝技術,也作為由傳統性現場攪拌砂漿向預拌(商品)砂漿發展的過渡技術。
二、筒裝生料砂漿技術方案的要點
(一)總體要求
1、基本原則
有利于保護環境質量的技術對策:實施生料砂漿筒裝化、不揚塵、無污染,提升文明施工水準,保護氣環境質量;有利于保證砂漿應用質量的技術措施:采用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技術工藝,舍棄和防止不切實際、難以操作的復雜化技術;有利于控制砂漿應用成本的技術手段:對無特殊要求的生料砂漿,實施“五不措施”:①砂漿配料不摻保水增稠材料和外加劑;②對砂不作干燥處理;③生料砂漿裝筒,不加水、不攪拌;④現場應用隨拌隨用,不需儲存設施、不作儲存處理,不隔夜使用;⑤空筒回收,不丟失、不損壞,重復使用。
(巖土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