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CPT法和SPT法檢測方法與測試結果分析
噴粉樁樁身質量應包括至少三個方面:樁體強度、攪拌均勻性和樁身長度。采用CPT法能夠快速、經濟、有效地對噴粉樁前期強度或施工時的實時質量進行檢測,便于噴粉樁質量的事先控制。本次試驗對不同齡期,不同的摻灰量,分復攪和不復攪等不同情況,結合鉆孔取芯,對多根噴粉樁進行了對比試驗。當噴粉樁齡期超過7d時,由于強度增長,采用CPT法已難以試驗,故CPT法只適合于7d齡期以內的噴粉樁質量檢測。對于齡期超過7d的噴粉樁,采用標準貫入試驗法(SPT)能較好地評價樁身質量。
首先,對樁身水泥土強度,可以通過標準貫入擊數N63.5來評定,N63.5與無側限抗壓強度之間的關系已有較為成熟的經驗公式,在本次試驗中也提出了相關公式。實踐表明,該公式能比較客觀地反映樁身水泥土強度。
其次,在標準貫入試驗的同時,進行取芯,通過芯樣觀察、描述,可以了解水泥主攪拌均勻性,同時必要時芯樣可送回實驗室,進行抗壓試驗,確定其強度。
第三,樁長是決定噴粉樁復合地基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過鉆孔貫入過程,貫穿樁底,可以準確地確定出樁長。
采用SPT法對不同齡期、不同的摻灰量,結合鉆孔取芯,對多根噴粉樁進行對比試驗。
根據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和標貫擊數N63.5與鉆孔取芯無測限抗壓強度Qu測試結果,采用數理統計方法可得出以下統計關系:
(1)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與無側限抗壓強度Qu之間關系
Qu=39.3+4.17P (7d齡期)
(2)標貫擊數N63.5與無側限抗壓強度Qu之間關系
Qu=17.85+6.8N63.5 2≤N63.5≤18 (7d齡期)
Qu=268.4+10.6N63.5 16≤N63.5≤30 (28d齡期)
4 結論
分析以上相關關系,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有價值的結論:
(1)CPT法能較好地反映噴粉樁成樁后前期強度的情況,對不同摻灰量、不同齡期的噴粉樁強度以及復攪和不復攪的情況都有明顯的反映,復攪和不復攪相比,其強度可提高60%以上,空攪不噴灰CPT測試結果與原地基土區別不。因此,CPT法測試曲線也能較好地反映摻灰量的情況。
(2)SPT法能較好地反映不同齡期、不同摻灰量對噴粉樁強度的影響,N63.5與Qu之間有良好的線性關系,采用這一關系能較好地確定噴粉樁28d的強度,以作為設計和檢驗的標準。
(3)在目前尚沒有公認的有效且經濟的噴粉樁質量檢測方法的情況下,建議采用CPT法結合SPT法對噴粉樁工程質量進行檢測和控制,在施工過程中采用CPT法,以對噴粉樁質量進行動態控制,防止秋后算賬;而在工程完工驗收時,進行28d齡期的標貫試驗。這樣可以較好地保證噴粉樁施工質量在有效的控制之中,確保噴粉樁處理軟基的效果。
(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