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載荷試驗P-s曲線分析
為研究方便,人們將端承摩擦樁的P-s曲線劃分為3個區段:
(1)OA段:稱為初直段。在豎向荷載不的情況下,樁側土處于彈性變形階段,樁側土的極限摩阻力高,OA段就較長,反之OA段較短。
(2)AB段:稱為過渡段。這一段為曲線,表明摩阻力逐漸增,過渡到極限值,出現塑性變形,塑性區隨荷載增沿樁身向下擴展,其形態主要取決于土質特性及樁的幾何參數。
(3)BCD段:稱為終直段。此時土的變形規律與OA段和AB段明顯不同,樁側阻力已全部發揮,樁側土進入塑性變形階段,它的特征是:沉降量明顯增;殘余沉降量也明顯增;每一級荷載的穩定時間明顯變長。
最后,樁側及樁底土達到破壞。事實上,到C點時樁周土承載已達到極限。對于完整的樁應出現以上變化正常的幾個區段,并可根據現行的標準確定承載力。對于缺陷樁,可以根據不同區段的曲線變異來判斷樁身缺陷致是出現在樁的上部、中部或下部。
一般樁在荷載作用下發生的破壞,是由以下兩種情況引起的:樁身強度破壞(包括樁身存在缺陷的情況);地基土強度破壞(樁身完整的情況下,樁的破壞多是由地基強度破壞引起的)。
僅僅依靠P-s曲線及s-lgt曲線,較難區分樁在荷載作用下的破壞原因。根據量靜載試驗資料,專家們總結出樁身存在松散、離析或斷裂等缺陷時與處于軟土中的樁(包括鉆孔樁泥皮過厚的情況)P-s曲線形態一致;樁身夾泥或斷樁,或樁身有裂隙等缺陷時,與樁底支承在有孔隙強風化巖上或樁底有過厚虛土的完整樁P-s曲線形態相類似。如果沒有詳實的勘察資料及豐富的測試經驗,則無法區分樁的破壞是樁身質量問題引起的,還是樁周土的問題引起的。若在靜載荷試驗時輔以小應變測試,問題就可迎刃而解,誤判率就會降低。
2、實例分析
某工程采用鉆孔灌注樁,樁長13.2m,樁徑550mm,設計承載力750kN。樁底持力層為⑥層全風化基巖。根據建設、設計方要求,進行一組靜載荷試驗,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規定,試驗時采用錨樁配置橫梁反力裝置,千斤頂加荷。
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地層自上而下為:①雜填土,層底深度為0.4~0.45m;②黃土狀粘土,稍濕,具孔結構,層底深度為2.20~2.30m;③粉質粘土,濕-很濕,土質較均勻,層底深度為3.60~3.8m;④粘土,濕,含較多氧化鐵及鐵錳結核,層底深度4.40~4.70m;⑤殘積土,濕-很濕,為閃長巖風化,呈土狀,部分呈砂狀,手捏易碎,原巖的結構構造無法辯認,層底深度為13.10~13.60m;⑥全風化基巖,濕,閃長巖全風化呈砂狀,部分呈土狀,偶見塊狀,礦物成分已蝕變,原巖結構較難辯認,最揭露深度為18.70m。
靜載測試進行前,先對試樁及其錨樁進行了低應變測試,發現試樁樁身存在缺陷。從測試曲線分析,在3~4m處存在縮頸,程度不嚴重。但波形中存在二次反射,說明該缺陷具備一定規模或者在6~8m亦存在一定缺陷。為驗證其承載力,決定仍對其進行靜載試驗。按技術規范要求應加荷至1500kN,分15級加荷,每級荷載100kN。加荷過程中,加荷至700kN時沉降量陡增,為驗證缺陷性質及其對承載力的影響,決定繼續加荷,此時估計出現兩種情況:樁完全破壞,無法加荷;樁身有裂隙,壓實后,承載力可以穩定。但加至1000kN時,發現每一級荷載都很難穩定,而且加至1000kN時,沉降量已超過60mm,表現為陡降形曲線,只好停止加荷。從P-s曲線看,在P=60.0kN時,出現拐點,但s700/s600=17.52/1.19=13.58>>5(s700、s600分別為荷載700kN和600kN時樁頂沉降量)。而從s-lgt曲線看:小于700kN的各級荷載作用下,沉降穩定,荷載達700kN時,沉降在近7h左右仍未穩定。其后各級荷載下的沉降都沒能穩定而且沉降量明顯增。根據規范有關規定,確定其極限承載力為600kN。
靜載試驗后,又對該試樁再次進行了低應變檢測,對比試驗前后兩條實測曲線,曲線波形基本相同,對缺陷的反映沒有變化,也就是說,樁受荷后,樁身沒有變化,即樁承載力未達設計要求并非樁身缺陷所致。
為進一步驗證這個結論,又挑選了一根完整樁進行靜載試驗,按同樣方法進行靜載測試。當加荷至700kN時,同樣出現了沉降量陡增的現象,s700/s600=7.66/1.35=5.67>5。P-s曲線中出現明顯的第二拐點,s-lgt曲線中P=200~600kN曲 線平坦,分布均勻,P=700kN時曲線明顯彎曲變形,穩定時間達4h。繼續加荷至800kN時,出現穩定現象但沉降量已達15.90mm,根據規范規定,判斷其承載力為600kN。也就是說,完整樁的承載力也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其承載力值與原試樁相當。
3、結束語
(1)分析可知,原試樁為輕微缺陷樁,缺陷對樁的承載力影響不,可作為完整樁看待。而該工程的主要問題在于施工質量欠佳,導致泥皮過厚,引起基樁承載力降低,經設計人員作補樁處理后,該工程順利施工。如果沒有低應變輔助分析,僅將該樁作為缺陷樁處理,后果將不堪設想。
(2)用低應變輔助靜載荷試驗在基樁質量檢測中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地豐富靜載荷試驗的信息量,提高對靜載荷試驗曲線的分析能力。同時亦有助于積累經驗,為基樁低應變檢測樁身質量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