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四)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3.8 下、拔砼導管、澆筑砼
  (1)導管拼裝問題
  導管在砼澆注前先在地面上每4-5節拼裝好,用吊機直接吊入槽中砼導管口,再將導管連接起來,這樣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2)導管拆卸的問題
  導管的拆卸問題是一個困擾我們的老問題,在倒砼的時候,我們要根據計算逐步拆卸導管,但由于有些導管拆不下來或需要很多的時間拆卸,嚴重的影響了砼的灌注工作,因為連續性是順利灌注砼的關鍵。其實這個問題并不難以解決,只要每次砼灌注完畢把每節導管拆卸一遍,螺絲口涂黃油潤滑就可以了。還應注意在使用導管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防止導管碰撞變形,難以拆卸。
  (3)堵管的問題
  由于砼的質量問題,發生過幾次導管堵塞的問題,經與拌站聯系過后沒有再發生過。導管堵塞后,要把導管整體拔出來,對斗上的鋼絲繩來說是一個考驗,整體提高二十幾米是非常危險的,萬一鋼絲繩斷掉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拔出時應該換用直徑的鋼絲繩。導管的整體拔出會因為拔空而造成淤泥夾層的事故,而且管內的砼在泥漿液面上倒入泥漿,會嚴重污染泥漿。
  (4)在鋼筋籠安置完畢后,應馬上下導管
  馬上下導管是一個工序銜接的問題,這樣做可以減少空槽的時間,防止塌方的產生。
  (5)槽底淤積物對墻體質量的影響
  ①淤積物的形成
  清底不徹底,量泥渣仍然存在;清底驗收后仍有砂礫、粘土懸浮在槽孔泥漿中,隨著槽孔停置時間加長,粗顆粒懸浮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積到槽孔底部;槽孔壁坍方,形成量槽底淤積物。
  ②淤積物對墻體質量的影響
  槽孔底部淤積物是墻體夾泥的主要來源。混凝土開澆時向下沖擊力,混凝土將導管下的淤積物沖起,一部分懸浮于泥漿中,一部分與混凝土摻混,處于導管附近的淤積物易被混凝土推擠至遠離導管的端部。當淤積層厚度或粒徑時,仍有部分留在原地。懸浮于泥漿中淤積物,隨著時間的延長,又沉淀下來落在混凝土面上。一般情況下,這層淤泥比底部的淤積物細,內摩擦角小,比處于塑性流動狀態下的混凝土有更的流動性,只要槽孔混凝土面稍有傾斜,就會促使淤泥流動,沿著斜坡流到低洼處聚集起來,當槽孔混凝土面發生變化或呈覆蓋狀流動時,這些淤泥最易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形成窩泥。被混凝土推擠至槽底兩端的淤積物,一部分隨混凝土沿接縫向上爬升,甚至一直爬到槽孔頂部。當混凝土擠壓力小時,還會在接縫處滯留下來形成接頭夾泥。當多根導管同時澆注時,導管間混凝土分界面也可能夾泥,這些夾泥多來自槽底淤積物。
  砼開始澆注時,先在導管內放置隔水球以便砼澆注時能將管內泥漿從管底排出。砼澆灌采用將砼車直接澆注的方法,初灌時保證每根導管砼澆搗有6方砼的備用量。
  砼澆注中要保持砼連續均勻下料,砼面上升速度控制在4-5m/h,導管下口在混凝土內埋置深度控制在1.5-6.0m,在澆注過程中嚴防將導管口提出砼面,導管下口暴露在泥漿內,造成泥漿涌入導管。主要通過測量掌握砼面上升情況、澆筑量和導管埋入深度。當混凝土澆搗到地下連續墻頂部附近時,導管內混凝土不易流出,一方面要降低澆筑速度,另一方面可將導管的最小埋入深度減為1m左右,若混凝土還澆搗不下去,可將導管上下抽動,但上下抽動范圍不得超過30cm。
  在澆筑過程中,導管不能作橫向運動以防沉渣和泥漿混入混凝土中。同時不能使混凝土溢出料斗流入導溝。對采用兩根導管的地下連續墻,砼澆注應兩根導管輪流澆灌,確保砼面均勻上升,砼面高差小于50cm。以防止因砼面高差過而產生夾層現象。
  (6)砼面標高問題
  灌注砼時,一定要把砼面灌注到規定位置。因為表層的砼的質量由于和泥漿的接觸是得不到保證的,做圈梁的時候把表層的砼敲掉正是這個原因。
  (7)泥漿對墻體的影響
  性能指標合格的泥漿有效防止坍方,減少了槽底淤積物的形成;有很好的攜渣能力,減少和延遲了混凝土面淤積物的形成;減少了對混凝土流動的阻力,減少了夾泥現象。有人用1:10的模型用直導管法在不同比重的膨潤土泥漿下澆注混凝土,當泥漿比重為10.3~10.45kN/m3時,墻間混凝土交界面無夾泥,與一期槽混凝土接頭處夾泥僅0~0.7mm;當泥漿含砂量增加,容重增加至10.6~10.8kN/m3時,接縫處夾泥顯著增加至2~3mm,底部拐角及腰部窩泥厚達2~5mm;使用12.3kN/m3,粘度為18s,夾泥相當嚴重。由此可見,在有效護壁的前提下,泥漿比重小,夾泥和窩泥少,而泥漿比重時,夾泥嚴重。
  (8)施工工藝對墻體質量的影響
  ①導管間距
  統計數據表明,導管在3m時,斷面夾泥很少,3~3.5m略有增加,于3.5m夾泥面積增加,因此導管間距不宜太。
  ②導管埋深
  導管埋深影響混凝土的流動狀態。埋深太小,混凝土呈覆蓋式流動,容易將混凝土表面的浮泥卷入混凝土內;導管埋深太深時,導管內外壓力差小,混凝土流動不暢,當內外壓力差平衡時,則混凝土無法進入槽內。
  ③導管高差
  不同時拔管造成導管底口高差較,當埋深較淺的進料時,混凝土影響的范圍小,只將本導管附近的混凝土擠壓上升。與相鄰導管澆注的混凝土面高差,混凝土表面的浮泥流到低洼處聚集,很容易被卷入混凝土內。
  ④澆注速度
  澆灌速度太快,使混凝土表面呈鋸齒狀,泥漿和浮泥會進入到裂縫重嚴重影響混凝土質量。
  3.9 拔鎖口管
  (1)砼的凝固情況是我們一定要注意的,因此在第一車砼到現場以后,現場取砼試塊,放置于施工現場,用以判斷砼的凝固情況,并根據砼的實際情部況決定鎖口管的松動和拔出時間。
  (2)鎖口管提拔一般在砼澆灌4小時后開始松動,并確定砼試塊已初凝,開始松動時向上提升15-30cm,以后每20分鐘松動一次,每次提升15-30cm,如松動時頂升壓力超過100T,則可相應增加提升高度,縮小松動時間。實際操作中應該保證松動的時間,防止砼把鎖口管固結。由于鎖口管比較新,一般情況下用100噸吊車就可以把鎖口管拔起來。
  (3)鎖口管拔出前,先計算剩在槽中的鎖口管底部位置,并結合砼澆灌記錄和現場試塊情況,在確定底部砼已達到終凝后才能拔出。最后一節鎖口管拔出前先用鋼筋插試墻體頂部砼有硬感后才能拔出。
地下連續墻的施工工藝和管理方法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研究的地方,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和各位同事、老師共同學習提高。
  以上是對地下連續墻施工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的一點個人看法,不足之處敬請改正。
  巖土工程師站點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