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輕型鋼結構的制造
輕型鋼結構的制造工藝與普通鋼結構并無很大的區別。輕型鋼結構的材料規格小,桿件細而薄,而且材料的調直、下料、彎曲成型、加工拼裝、構件的翻身搬運容易,不需要大型的專用設備,故特別適合在中、小型工廠加工制造。
涂料(習慣稱油漆)是一種含油或不含油的膠體溶液,將它涂敷在構件表面上,可以結成一層薄膜來保護鋼結構。防腐涂料一般由底漆和面漆組成,底漆主要起防銹作用,故稱防銹底漆,它的漆膜粗糙,與鋼材表面附著力強,并與面漆結合好。面漆主要是保護下面的底漆,故對大氣和濕氣有抗氣候性和不透水性,它的漆膜光澤,增加建筑物的美觀,又有一定的防銹性能,和增強對紫外線的防護。
鋼結構的防腐蝕,除要求徹底除銹外,選擇使用防銹性能好的涂料,對于保證結構的使用年限,和減少維護費用,也起很重要的作用。選擇涂料的原則應以貨源廣、成本低為前提。涂料的品種多,性能和用途各異,在選用時要注意下列問題:
(1)根據結構所處的環境,選用合適的涂料。即根據室內、室外的溫度和濕度、侵蝕性介質的種類和濃度,選用涂料的品種。對于酸性介質,可采用耐酸性較好的酚醛樹脂漆,而對于堿性介質,則應采用耐堿性能較好的環氧樹脂漆。
(2)注意涂料的正確配套,使底漆和面漆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例如,過氧乙烯漆對鋼材表面的附著力差,與磷化底漆或鐵紅醇酸底漆配套使用,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而不能與油性底漆(例如油性紅丹漆)配套使用,因為過氯乙烯中含有強溶劑,會咬起這種底漆的漆膜。
(3)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性(是主要承重構件還是次要承重構件)分別選用不同品種的涂料,或用相同品種的涂料,調整涂復層數。
(4)考慮施工條件的可能性,有的宜刷涂。在一般情況下,宜選用干燥快,便于噴涂的冷固型涂料。
(5)選擇涂料時,除考慮結構使用性能、經濟性和耐久性外,尚應考慮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毒性以及需要的溫度條件等。此外,對涂料的色澤也應予以注意。
4.油漆的施工與維護采集者退散
油漆是鋼結構加工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不得與結構的焊、鉚、拼接等工序交叉進行。
正確的涂裝設計必須有嚴格的施工來保證,不僅施工技術人員應當掌握涂料的施工技術,而且涂裝技術工人也應對涂料施工有一定的基本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同時還應有一套嚴格施工管理制度,才有可能很好地完成設計規定的指標和要求。
油漆涂料的保護性能隨涂層厚度的增加而提高。漆膜是涂料固化后生成的膜,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漆膜內的有機物老化或受腐蝕等多種因素作用,漆膜會受損傷。因此要有足夠的漆膜厚度,以免造成鋼材表面的腐蝕。但漆膜厚度還要根據結構的使用條件和耐久性要求確定,目前國內在這方面還沒有同一的漆膜厚度選用標準。根據有關資料按鋼結構使用要求,鋼結構涂層的總厚度(包括底漆和面漆),一般室內鋼結構要求涂層厚度100μm-150μm,室外鋼結構150μm-200μm。
油漆的操作方法分刷涂和噴涂兩種。對于油性基漆,如紅丹防銹漆等,它的干性慢,但滲透性大,流平性好,以涂刷為宜。對于過氯乙烯漆、環氧樹酯類漆,因干燥迅速,為使漆膜均勻平整,避免針孔,可采用噴涂。噴涂雖然工效高,但涂料利用率低,浪費大,因此,噴涂在一般鋼結構涂裝中并不常采用。來
由于各種涂料性能不同,要求施工環境的溫、濕也不盡相同。溫度可根據有關涂料的產品說明書或涂裝規程的規定進行控制,一般為10℃-30℃;濕度一般控制在相對濕度不大于80%。南方地區相對濕度小于80%的天氣較少,可采用鋼材表面溫度高于露點3℃的方法來控制,此法較為合理也較實用。此外,在雨、霧、雪和有較大量灰塵條件下,應禁止在戶外施工。
底漆的施工在制造廠進行,面漆的施工一般應在結構安裝完成并固定后進行。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底漆被損壞的部分應予補涂,然后再涂面漆。采集者退散
油漆防護工程一般的使用期間應具有十年以上的目標為好。但由于漆膜在使用過程中,受紫外線、溫度、濕度、干濕交替、溫度變化等作用和腐蝕介質的腐蝕作用后會受到破壞,有時還會發生機械損傷,因此需要對涂層進行經常性的維修。涂層的維修工作與新建時候不同,第一、基層條件不同,如涂層有的已被腐蝕,有的表面積回、積油等;第二、施工條件不同,維修時條件往往比新建時的施工條件差,特別是在不停產條件下的維修。由于這些原因,不少維修工作往往只是在舊構件表面上罩上一道新涂料,就算是作了維修,因而繼續使用時間很短,有的不到一年,長的兩三年還要修,形成一兩年涂一次漆,給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不到使用年限的小修是可以局部地修補或表面加涂涂層,而使用到不能再用時的大修,則應徹底重作保護涂層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