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三)槽底超挖
1.現(xiàn)象:所開挖的溝槽槽底,普遍或局部或個別處低于設計高程,即槽底設計高程以下土層被挖除或受到松動或擾動。
2.原因分析:
(1)測量放線的錯誤,造成超挖。
(2)采用機械挖槽時,司駕人員或指揮、操作人員控制不嚴格,局部多挖。
3.危害:
(1)超挖部分要回填夯實,造成工力浪費。
(2)回填夯實的原土或其他材料的密實度,均不如原狀土均勻,易造成不均勻沉降。
4.預防措施:
(1)加強技術管理、認真落實測量復核制度,挖槽時,要設專人把關檢驗。
(2)使用機械挖槽時,在設計槽底高程以上預留20cm土層,待人工清挖。
5.治理方法:
(1)干槽超挖在15cm以內(nèi)者,可用原土回填夯實,其密實度本應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實度。
(2)干槽超挖在15cm以上者;可用石灰土處理,其密度不應低于輕型擊實時95%。
(3)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地含水量較大,不適于加夯時,可用天然級配砂礫回填
(四)槽底土基受凍
1.現(xiàn)象:進入冬季挖槽,當日平均氣溫在5℃或5℃以下,或日最低氣溫在0℃或0℃以下時,挖至槽底未采取肪護措施,槽底土基受凍。
2.原因分析:冬季挖槽見底后,沒有在當日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又未采用覆蓋防凍措施。
3.危害:遭受凍結的土層較原狀土體積增大,在回境后,凍土層融化,產(chǎn)生融沉。融沉時的變形包括沉陷變形和負荷壓縮變形兩種。因此,槽底土層凍結,往往是形成管渠基礎不均勻沉降,造成結構斷裂的潛在原因。
4.預防措施:
(1)當挖槽見底后,若不能立即進行下道工序時,應保留30cm挖松的土層,以作為防護層。
(2)當日最低氣溫在0℃或0℃以下時,溝槽見底,可用單層塑料布、單層或多層草簾覆蓋槽底。
5.治理方法:將槽底結凍的土層全部挖出,根據(jù)凍層厚度及擾動深度,可參照(三)的處治方法處理
(五)溝槽斷面不符合要求
1.現(xiàn)象:溝槽坡腳線不直順,槽幫坡度伯陡槽底寬度尺寸不夠。
2.原因分析:(1)施工技術人員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之前沒有認真學習設計圖紙和規(guī)范要求,沒有充分了解挖指地段的土質(zhì)、地下構筑物、地下水位以及施工環(huán)境等情況,所砌定的挖槽斷面不合理。
(2)挖槽的操作人員或機械開槽的司駕人員不按要求的開槽斷面施工,又管理不力,一味圖省工、省力。
3.危害:大量的施工實踐證明,不合理的窄槽、陡槽是人身傷亡事故的直接禍根,是影響操作造成工程質(zhì)量低劣的重要原因。
4. 預防措施:
(1)施工技術人員要認真學習設計圖紙和施工規(guī)范,充分了解施工環(huán)境。在研究確定挖槽斷面時,既要考慮少挖土、少占地,更要考慮方便施工,確保生產(chǎn)安全和工程質(zhì)量,做到開槽斷面合理。
(2)開槽斷面系由槽底寬、挖探、槽層、各層邊坡坡率以及層間留臺寬度等因素確定。槽底寬度,應為管道結構寬度加兩側工作寬度。每側工作寬度數(shù)可࿘莉팔V-4的規(guī)定選用
管道結構每側工作寬度 表3-2-4
管道結構寬(mm) |
每側工作寬度(m) | |
金屬管道及磚溝 |
非金屬管道 | |
200~500 |
0.3 |
0.4 |
600~1000 |
0.4 |
0.5 |
1100~1500 |
0.6 |
0.6 |
1600~2000 |
0.8 |
0.8 |